青海湖畔《格萨尔》非遗的守护者-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产业

青海湖畔《格萨尔》非遗的守护者

2019-06-25 16:12:47 中国新闻网

  图为青海湖畔的喜玛拉登《格萨尔》史诗传承基地。钟欣 摄

  中新网西宁6月25日电(作者 孙睿 巷欠才让)在青海湖畔,为了保护东喜玛拉登地区的《格萨尔》文化,今年38岁的周才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走遍了青海湖东周边的每一个角落,经过他不断努力,《格萨尔》学界也渐渐认识和了解了青海湖东喜玛拉登地区遗存的《格萨尔》遗迹遗物等文化遗产。

  青海湖东喜玛拉登位于距西宁向西135公里处,海拔在3200至4200米之间,总面积达58.4平方公里。“喜玛拉登”是藏语,意为“七宝神山”。位于西宁向西135公里处,海拔在3200一4200米之间,总面积达58.4平方公里。喜玛拉登在《格萨尔》史诗中称“拉登诺布恰登”,是《格萨尔》史诗中描述的名胜古迹,也是《格萨尔》史诗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38岁的周才加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木雅村的一名普通村民,而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格萨尔》史诗文化的抢救与保护者。

  近年来,周才加不断组织当地群众在该区域内不断收集和整理、保护了大量的石器,骨质兵器,骷髅,箭簇和饰物等200多件具有较高考古价值的《格萨尔》相关遗物。还搜集、保存了《格萨尔》长条书、民间传说、史诗部本、研究专著、学术刊物等1500多本。

  “为了更好地抢救和保护喜玛拉登地区的《格萨尔》文化,周才加还自筹资金雕刻了格萨尔王及三十员大将的石雕,建立了《格萨尔》遗迹保护碑。“《格萨尔》传承人数据库建立者巷欠才让说,同时,为更好传承发展青海湖东喜玛拉登《格萨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才加等人自筹500多万资金,建造了《格萨尔》遗物展览室、图书资料室、格萨尔王雕塑。

  通过多年的努力,周才加带领的保护传承《格萨尔》文化团队得到了国家和青海省的关注和支持。

  “在《安多政教史》和《赛马称王》、《赛马诺布恰登》等书籍中,明确记载了青海湖东面的喜玛拉登的相关历史,在《格萨尔》史诗中具有一定的影响,也是目前青海省格萨尔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地区之一。近年来,该地区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质兵器、饰物等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所长黄智说,在这里设立《格萨尔》史诗传承基地,对于抢救、保护和发展该地区格萨尔文化,培养更多格萨尔文化传承人,鼓励当地有识之士搜集、整理、出版《格萨尔》史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诺布旺丹研究员说,“青海湖东喜玛拉登是历史上各个民族文化交流最多的地方之一,是《格萨尔》故事流传最广的地方之一,也是格萨尔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地段,保护此地的有关遗迹遗物对格萨尔文化的抢救、保护、发展,以及鼓励当地群众搜集、整理、出版《格萨尔》的新故事具有现实意义。”

编辑:张舒雯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三峡“垂直之美”

    作为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全长6300余千米,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干流流经四川盆地东缘,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的大峡谷,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峡。

  • 四川黑水羊茸村风景迷人

    为实现“搬得出、留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目标,该村立足独特的区位优势,采取“支部+旅游公司+农户”方式,大力发展集旅游、休闲、娱乐、餐饮、住宿、购物、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

  • 河北景县:铜胎画珐琅助农增收

    6月18日,景县龙华镇铜胎画珐琅手工艺人在修整铜胎胎形。 近年来,河北景县坚持传承当地传统铜胎画珐琅技艺。6月18日,景县龙华镇铜胎画珐琅手工艺人在修整铜胎胎形。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甘肃古浪青年教师剪纸二十载 “刻剪”本土文化推介家乡

  • 优势栏目

    2019“造梦·鸟巢”大型视听光影秀亮相

  • 优势栏目

    2019“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主题宣传活动举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