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路:一条海派弄堂里的多元风情-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产业

泰康路:一条海派弄堂里的多元风情

2018-05-17 09:50:08 文汇报

  中图:泰康路街景(摄影:本报记者 袁婧)

  右图:田子坊入口熙来攘往的人群(摄影:徐汇老寿)

  曾经的泰康路210弄

  日月光中心俯瞰

本报记者 张祯希

  要看兼容并包的上海风格,泰康路上的田子坊不容错过。

  商业与艺术,开发与保护,在这里相遇、碰撞,融合、绽放。在这条一眼就能望到头的路上,你能看到上海的多元风情:这里有石库门斑驳的石墙、横空出世的晾衣裳竹竿、坐在家门口择菜的大妈,也有门前队伍蜿蜒的网红饮料店,粉红豹、泰迪熊等国际流行文化符号、充满颜料气味的艺术工作室。

  泰康路是打浦桥地区的一条小街,街区形态基本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处于原法租界和华人居住区,也曾经是商业居住街区和工业区的过渡地带。这条四百多米长的街巷,折射了上海近现代传统社区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这条路经历着电视剧情节般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这里曾是鸡飞鱼跃、脏兮兮闹哄哄的马路集市;1998年,随着陈逸飞、尔冬强等文化名人的入驻,这里成了文化从业者与创意产业的热土;到了2004年,这里的居民纷纷出租自己的房屋,让一家家创意店铺落地开花,将海派弄堂风格保留了下来。

  1998年,陈逸飞、尔冬强等艺术家的工作室的入驻,让马路市集变身上海的苏荷区

  如今,泰康路已是上海的热门旅游景点,每天,来自各国的游客总能将本就不宽的弄堂“塞”得满满当当。为了确保客流安全,位于天成里的田子坊二号门处,还专门放置了一块用于统计客流的电子数据牌。这些手握相机、流连其中的游客们也许想不到,这块充满艺术氛围的区域过去却是鸡飞鱼跃、脏兮兮闹哄哄的马路集市,将时间的罗盘回拨30年,这里绝不会给他们留下如今这般美好的第一印象。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泰康路曾是不少上海市民眼中的卫生“老大难”。从瑞金二路走到泰康路西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番“脏乱臭”的市井乱相。马路两旁的人行道几乎被摊贩、商店、加工场霸占。人行道上,则堆放着个体饭店的炉子、桌椅与啤酒瓶格子。一些无证摊贩甚至会将蟹壳、虾头、鱼鳞、菜皮以及烂水果倾倒路边,以至于这里常常散发出阵阵腥臭。泰康路的东头210弄里,则“躲藏”着几幢老旧而宽大的厂房,除了一些还维持着机器的轰鸣外,两万平方米的厂房大半闲置。

  1998年是泰康路的转折点。那年,将陈逸飞、尔冬强等艺术家的工作室引进泰康路的提议,成了这里变身“创意产业一条街”的契机。如何用高雅的艺术氛围彻底盘活这条刻着时光印记却沉寂多时的路段? 时任打浦桥街道党委书记的郑荣发与泰康路艺术街总策划吴梅森想到的办法是,引来著名艺术家“筑巢”,让其产生艺术的集群效应。巧的是,那时陈逸飞正恰在寻找更为宽敞的工作室。搞文化创意产业的人都喜欢将工作室安置在老建筑内,因为老厂房既有相当的历史文化价值,又适宜进行内部改建。泰康路地段好,厂房多、石库门云集的条件,让双方一拍即合。于是,从1998年起,陈逸飞陆续把陶瓷、油画、服饰三个工作室搬了进来。之后,摄影家尔冬强也来到了这里,他的工作室就紧挨着陈逸飞工作室。1999年,吴梅森又请来老画家黄永玉题名。黄永玉提议,取中国画坛祖师爷田子方之名,改一个同音字,以其命名一个冉冉崛起的中国艺术区,再恰当不过。“田子坊”从此应运而生。

  昔日废弃厂房锈迹斑斑的钢梁,闲置的机械设备,被尘埃覆盖的老虎窗,由艺术家的巧思,变身具有景观价值的艺术品,亦成为这里的艺术工作室的特色之一。这里宽裕的空间,也让工作室做起了“兼职”———除了是艺术家搞创作的场所之外,也是向公众普及艺术的开放“教室”,甚至是社区举办各种艺术活动的场地。拿尔冬强的工作室为例,成立之初就举办过颇具影响力的全国当代版画学术展,与之相关的研讨会也在工作室内举行。之后,展览、话剧、音乐会等艺术形式纷纷在工作室中上演。

  最初预想中的艺术集群效应也逐渐显现。自陈逸飞、尔冬强、黄永玉等艺术家纷纷在此筑巢后,短短泰康路上渐渐聚集起约150家和视觉相关的企业,有的做广告,有的做各类设计,还有做服装的。不少人开始将这块区域称为上海的苏荷区。

  居民自发出租石库门,让商业操作与市井生活并存,为高速发展的都市保留一抹乡愁

  作家王安忆在小说《妹头》里写道:“每一条弄堂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性,有着不同的气味,并且包裹得很严。”曲曲折折迷宫似的弄堂是上海的一张名片,也承载着上海人独一份的乡愁。2010年,“尔冬强鸟瞰上海”摄影展在泰康路上举办。尔冬强在不同的年代从空中俯瞰上海,黑压压的本地房和红红的石库门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满目现代化高楼,这样的景观给艺术家有了新的“梦里不知身是客”的迷失。

  多少城市空间在高速发展带来便捷的同时,淡出了那份乡音乡愁。而泰康路的美,正在于其积极拥抱艺术与时尚的同时,并没有失掉那份扎根市井的上海风情。这里有一家家创意小店,一个个艺术工作室,在弯弯绕绕的弄堂深处,仍看到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痕迹。天气晴朗时,走进田子坊,一抬头会看到竹竿上晾晒的碎花衣裙;时尚小店的后门出去,“私人住宅,非请勿入”的挂牌。

  与一些老土地变身时尚地标时花大钱重建并且引进商业店铺的做法不同,田子坊没有推倒重来,也不伤筋动骨,更不靠政府投资,它的时尚是从弄堂里“长”出来的。本地的“原住民”通过租赁自己的房屋,让创意店铺在这里开花,因为这种自发的“双赢”行为,这片弄堂在保持基本外貌特征不被破坏的同时,变得愈发热闹起来。第一个动起“靠山吃山”念头的是一位叫做周心良的居民。2004年,泰康路上的创意产业已颇具气候,退休后经济条件并不理想的周先生将自家的石库门客堂装修后出租。这里很快被一位服装设计师相中,周先生拿到的租金是4000元,几乎是他退休工资的十倍。他取出1000元在楼上租了一间房栖身,自己又被房客“返聘”为员工,便又多了一份1500元的薪水。“原来不起眼的老房子竟是这样的大宝贝”,开了一个好头的周心良立刻引来街坊们的效仿。很快,各类艺术工作室、潮牌店、原创服装设计品牌、民间手工艺铺、海外民俗商品店闻风而来,石库门甚至一度“一门难求”。这种自发的行为让石库门弄堂焕发了青春,也让街坊邻居小日子滋润起来。

  古城保护专家阮仪三曾指出,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的泰康路街区形态,以多样的建筑形式与空间类型,承载着上海近现代传统社区发展的缩影,反映了上海从近代江南农村社区到法租界华洋混住社区及里弄工厂社区的发展脉络。而今,这一街区独特的发展模式,也打破了很多人将“保护”和“发展”视为是一对矛盾,把保护老建筑看成是发展障碍的思维框框———在这里,被保留又被艺术激活的海派民居旧貌,恰恰成了撬动周围地产价值的有利杠杆。

1 2 共2页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朗读者》助宗庆后成“浙江阅读代言人”

  • 优势栏目

    绽放青春风采 培养未来人才

  • 优势栏目

    斗牛狂欢节传递云贵非遗文化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