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修复:技术固然重要,思想更关键-中工文化-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文化

展演

艺术修复:技术固然重要,思想更关键

2020-09-27 14:38:43 来源:羊城晚报

  访谈

  许炀:一种“有思想”的艺术修复

  修复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

  羊城晚报:现在常见的油画、西式纸本或国画等艺术品,它们的修复技术工艺有什么区别?

  许炀:从实际的修复和保护工作来说,是有区别的。纸、油画和木头要求的保存湿度是不一样的。比如潮州木雕的保存环境就需要稍微潮湿一点,我们会控制它的保存湿度;艺术品本身的材料构成也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做选择,比如说修复的用胶会不一样。但是做了这么多年的修复,我认为各门类艺术品的修复方法是大同小异。

  羊城晚报:这次展览以“理念与方法为题”,今天艺术品修复的理念发生怎样的变化?

  许炀:这次展览就是希望突破过去对修复的考量常常停留在材料、技术这个层面的局限,着力在修复理念和方法的延展,探讨一种“有思想”的修复研究方法。我设立一个红色经典艺术品保护修复主题,引导观众,特别是专业领域的人去思考“修复”。修复师聚在一起很容易陷入对技术的讨论中。我参加过一些国际研讨会,全世界的人集中在这里讨论,这一块残损是用什么胶来黏合的,可以达到什么效果,我会想:在这种规格的研讨会上大范围讨论一个这样的问题,意义有多大呢?

  我认为,修复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或是一种重新发现。这次展出的一个案例,郑于民老师修复杨之光国画作品《天涯》的弃稿,就引发了诸多有益的讨论。

  真正的修复师要有思想

  羊城晚报:大家都很好奇油画是怎么修的,比如文艺复兴时期,几百年前这些作品经过怎么样的修复,让它们流传至今?

  许炀:有些情况是难以修复的,比如褪色是没办法恢复的,它本来的颜色是红色,为什么变成无色彩呢?因为受了光照以后褪掉了。

  如果是颜料层剥落了,那是有一套修复方法和程序的。油画是层层覆盖的,特别是古典油画可能有好几层,就要看它掉到哪一层了,现在还可以借助显微镜来分析观察。有时候不同色层还会有不同的画面内容,修复师要修到哪一层,最后要让哪一层呈现给大家,这些都是可控的。

  所以,我觉得真正的修复师还是要有思想,还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的层面上,如何做取舍,其实是一个思考和研究过程,经常还涉及伦理的问题。也因为这样,几百年前的作品,不断得到适当的修复保养才不至于灭失。

  羊城晚报:修复师的取舍很大程度影响着艺术品留存后世的模样。修复师在美术史中应该是怎样的位置?

  许炀:我觉得这太难下定论了。为什么修复师会介入到历史?因为修复师是仅次于画家,对作品最了解的人。当时我们为韶山毛泽东纪念馆修复油画,用到一些科技手段,用红外线、紫外线、X光去分析这些作品,就发现了一些很好玩的迹象。在做修复的过程中,能够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甚至会发现一幅画下面还覆盖着另一张画,可能另外的这幅画也很重要,它提供一段重要的历史信息。

  广东欠缺修复的尖端力量

  羊城晚报:在艺术品修复方面,广东现在在全国是一个怎么样的位置?

  许炀:在油画修复这方面,我们算是“老牌子”了,广州美术学院是全国高校里首家建立科研机构的,并且一直在发展。广东美协这个修复艺委会,是国内目前唯一的省级美协艺术品保存修复艺委会,成立三年,不断在积极推动全省的艺术品保护修复工作,发起的“修复学堂”也获得文化与旅游部的大奖。但从整个行业来看,我觉得,相对西安、敦煌、上海、北京等地区和一些单位,我们的尖端力量还是比较欠缺。不过,我认为民间力量必须得到重视,像潮汕、珠海、东莞、佛山等地就有一些做得挺好的艺人。但这个力量是相对分散的。

  羊城晚报:广东尖端的力量有所欠缺,会不会跟这种相对分散格局有关系?

  许炀:力量分散也有它的好处,他(修复师)在本地,有自己了解的情况、熟悉的东西,形成自己的小体系。但是对于整个广东来说,可能缺乏一个让这些力量形成一股劲的平台。这种情况在接下来两三年也许会有所改变。这也就是我们要做这个展览的目的之一,借此让修复师走进大众的视线,得到社会关注,也把大家凝聚起来,集思广益,共同提升。

1 2 共2页

编辑:卢云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20年七夕节

    以民间故事为载体的七夕节,是中国人歌颂美好情感、追求幸福生活、推崇责任担当的节日,始于上古,传承至今。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大暑”: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优势栏目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 优势栏目

    小满: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