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鄂雕塑艺术小站彰显文化大情怀-中工文化-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文化

展演

何鄂雕塑艺术小站彰显文化大情怀

2020-07-02 15:07:24 来源:兰州日报

  7月1日上午,著名雕塑艺术家何鄂先生专程亮相何鄂雕塑艺术小站,为来自兰州演艺集团的近50位党员及现场的市民每人赠送了一份独具心意的“红色文化礼物”,表达了在“七一”来临之际感悟红色文化、重温革命历史的愿望,彰显出老一辈艺术家的文化大情怀。

  何鄂先生现场为市民签名留念 李超摄

  不锈钢雕塑《焰红兴安》 李超摄

  雕塑《永恒祁连》1999年建于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 李超摄

  红色雕塑记载革命故事和先烈人物

  何鄂先生为大家准备的是一本装帧精美的雕塑作品集,其中收录了她创作的所有红色主题雕塑,共计30余组、40余座,分布在国内20多个城市。翻开作品集,映入眼帘的每一座雕塑都令人震撼、发人深省,或群像、或个人、或意象,记载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革命故事和先烈人物。

  如1975年建于兰州烈士陵园的大型浮雕作品《解放兰州支援前线》由两幅长约50米的浮雕组成,再现了解放兰州的两大战役沈家岭战斗、黄河铁桥决战的情景,以及各族人民支援前线,迎接兰州解放的历史画面。每当看到那栩栩如生的画面,都会令人热血沸腾、激动不已,对先烈的敬意油然而生。

  内蒙古兴安盟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红色革命自治区,建于1947年,而位于兴安盟行署前乌兰浩特中心公园广场就有一座何鄂先生创作的不锈钢城雕《焰红兴安》,是兴安盟独具特色的标志性红色建筑。

  整座雕塑由抽象与具象两部分组成,主雕塑采用抽象艺术表现,三组向上的群力汇聚成巨大的火焰,象征革命旗帜高高举起,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彰显了内蒙古人民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与民族气节。主调下方由三组人物群雕组成,凸显历史的真实性和人物造型的感染力,也使整体雕塑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强烈的对话感。

  红色文化入眼入心带来鼓舞和力量

  “每逢节假日,我们都会在小站举办不同的活动,以此创造更多的机会与老百姓亲密接触。”何鄂先生告诉记者:“这次就是‘七一’专题,我为到场的每一位年轻党员都赠送了一本红色雕塑作品集,就是希望他们从我的艺术创作中得到心灵的共鸣,并从中感受到红色文化带来的鼓舞和力量。”

  现场,党员们每人还收到了一份由何鄂亲笔签名的《黄河母亲》雕塑首日封,手捧着这份沉甸甸的红色文化礼物,深切感受到了老一辈艺术家对他们的殷切期望。在与何鄂先生的亲切交流之后,党员们还挥舞着党旗高声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当真情四溢的歌声在何鄂雕塑艺术小站响起时,路过的游客纷纷驻足观看,并情不自禁的跟唱了起来。这一刻,人人激情澎湃,歌声温暖人心。

  参加活动的一名党员告诉记者:“通过此次活动,我们进一步振奋了精神,鼓舞了士气。大家将牢记党员身份,强化党员意识,履行党员义务,以‘实在实干实绩’为荣,在‘知敬知畏知暖’中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将心中之念化作具体之行,向党的99岁生日诚挚献礼,为加快兰州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建仁:艺术小站彰显文化大情怀

  “何鄂先生是新中国第一代女雕塑家的杰出代表,是出生武汉、幼年上海成长、甘肃沃土滋养的徳高望重、徳艺双馨的著名雕塑家,也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标志性文化名人。”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杨建仁告诉记者:“目前,全国20多个省(市、区)坐落着何鄂先生创作的200多件雕塑作品,数量之多、品质之高、影响之大,在中国雕塑界屈指可数,尤其对一位女雕像家,实属不易。”

  “这座艺术小站,表达了一名老雕塑家对艺术的敬重和用艺术回馈大众的赤子之心。”他感慨地说:“习近平总书记说‘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何鄂先生就是一位用执着的双手、坚实的脚步、硬朗的身板、闪光的足迹,践行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先觉者、先行者和先导者。”

  “更为传奇的是,何鄂先生年龄越大,创作的激情越旺盛,可谓一棵艺术的不老松。”杨建仁由衷地表示:“何鄂雕塑艺术小站创立于立夏之时,‘夏’有‘大’的意思,预示着万物从此皆长大。古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愿何鄂雕塑艺术小站永远流淌出艺术的大气息,彰显出文化的大情怀,勾画出产业的大格局,催生出文旅融合的大业态。”

  何鄂:艺术回馈大众才是真正价值

  “何鄂雕塑院创立至今已有26年,而何鄂雕塑艺术小站开放至今整整两个月时间。”何鄂先生告诉记者:“地方虽然不大,但却是一个让雕塑艺术面向社会大众的良好平台,是我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接地气的地方。小站的推出,基本没有考虑经济效益的问题,就是希望打造一个对雕塑文化进行展示、呈现的窗口。”

  记者了解到,何鄂雕塑小站于5月1日正式对社会开放,截至目前运行整整两月,已有共计近万人先后走进小站,在稍事休息的闲暇之间感悟着何鄂的雕塑艺术。其中,不仅有兰州本地的市民,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此外,还有不少从事艺术专业的青年学子,也专程赶来拜访何鄂先生,希望得到大师的指点由此感悟些许艺术真谛。

  自从有了这座雕塑艺术小站,除了往日里熟悉的雕塑院,已80多岁高龄的何鄂先生便多了一个牵挂的去处。每逢节假日,她必然会欣然来到小站,与走进小站的市民亲切交谈,不厌其烦地回答着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无论是关乎雕塑艺术还是文化现象,或者仅仅是关心一下艺术家的生活。

  “我在小站里专门留下了一个本子,当我在雕塑院忙碌的时候,来到小站找我的人可以留言给我。”何鄂脸上总是挂着温和的笑容,说起话来亲切温暖:“我还让留守的工作人员提醒大家,一定要把心里的问题和联系方式都留下,这样方便我回头与他们沟通交流。作为文艺工作者来说,艺术总归要回馈大众才是其真正的价值,也只有这样才能不负初心、不负岁月。”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编辑:卢云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 始惊三伏尽 又遇立秋时

    经历了一段时间夏季酷热的考验后,8日终于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大暑”: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优势栏目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 优势栏目

    小满: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