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犹未出苏州-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展演

此身犹未出苏州

2018-09-12 10:04:36 深圳特区报

  1948年吴作人与萧淑芳夫妇合影。

  《帆》 水墨 1962年

  《太湖景色》国画 1962年

  ◎ 深圳特区报驻沪记者 匡彧

  今年恰逢我国现代美术承前启后的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吴作人先生诞辰110周年,故乡苏州的吴作人艺术馆特别举办《吴作人与苏州研究展(第一回)》,以意韵俱佳的名句“此身犹未出苏州”作展名,古风袅袅,用心别致。这句诗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夜泊平望终夕不寐三首》之一,“一生行路便多愁,落得星星雨鬓秋。数尽归程到家了,此身犹未出苏州”。吴作人先生的女儿萧慧女士说,父亲晚年时常吟诵该诗,他对故园一生充满驰念。

  苏州人也以文化的方式纪念自己的文化游子。本次展览共展出吴作人先生的书画作品、信札及文献资料、实物等80余件,展期自9月8日至明年5月20日。

  家风庭训育高子

  1908年,吴作人出生在苏州一个书香之家,这个家庭兼具艺术之家和美育之家的盛誉。祖父吴长吉是当地知名的花鸟画家,父亲吴调元擅长诗词、书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家风庭训,培养出的吴氏兄弟都卓尔不群,各有建树。二哥吴之屏是上世纪上半叶驰名沪上的大律师,曾是陈独秀的辩护律师之一。五哥吴之翰早年留学德国,后出任过同济大学副校长。吴作人自小就有着广泛的艺术天赋,除了为人所知的绘画,吹、拉、谈、唱样样不俗。难以想像的是,在当时的中国,他已会拉小提琴,还能演奏笛子等多种乐器。吴氏兄妹经常组成家庭民乐小乐队,在年节之时一起演奏自娱。

  1927年,吴作人进入上海艺术大学美术系学习,后追随田汉入南国艺术院求学,于此结识徐悲鸿。他跟随徐悲鸿学习素描,因聪敏好学,令徐悲鸿青眼有加,极其关心他的学业。后来,吴作人赴欧留学、学成归国任教等都得到了徐悲鸿的关心和帮助。1935年,吴作人学成归国。自此直至晚年的整个艺术生涯中,主要从事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工作。

  其实,自中学毕业离开苏州后,吴作人一生仅回过故乡三次,分别在1957年、1962年和1973年,而且每次停留时间都很短暂,但家乡的风物是永恒的记忆,他每每在回乡期间都进行大量写生,这些作品既有铅笔速写、也有国画和油画作品。作品内容也极为丰富,既有花草、鲜果、树石,也有苏州园林和太湖风光。本次展览的展品多数取自他这些时期关于故乡的绘画。

  1962年初夏,吴作人先生在夫人萧淑芳的一幅《枇杷》国画作品上题句:“修到苏州人,有福啖此果”,作为一个苏州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洋溢纸间。

  融贯中西的艺术家

  作为我国上世纪融贯东西方绘画艺术的杰出艺术家,吴作人在油画和中国画的创作上均有建树,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赢得了海内外艺术界的认可和推崇。1984年,他被法国政府和文化部授予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1988年再获比利时国王授予的王冠级荣誉勋章。

  吴作人的作品时间跨度长,涵盖面广,内容丰富。上世纪40年代,他创作了《空袭下的母亲》《不可灭的生命》《黄帝战蚩尤》等一批现实主义油画作品。随后,他深入大西北荒漠、敦煌和藏区体验生活,创作了《戈壁神水》《青海之滨》《藏女负水》等作品,迎来个人艺术生活的重要转折点。新中国成立后,吴作人更深入地走向社会,创作了著名的油画作品《佛子岭水库》《旅顺口》《黑石礁》《草原云雨》《三门峡中流砥柱》《境泊飞瀑》《开垦之前》以及最著名的人物油画作品《齐白石》。在西式技法绘画中,借鉴中国画的笔墨表达方式,以浓郁的生活气息,表达浓郁的生活真实,成为吴作人油画作品的风格。

  在人生的后半程,吴作人将精力和时间更多地投注到中国画的创作上。他认为,中国画的笔墨比油画更具造型的塑造力和概括力,所以他尝试用西方的素描造型和中国的笔墨结合来改革中国画。他画的骆驼、熊猫极具个人特色,笔触非常简练、准确,又都符合解剖原理,这和他高度的审美和长期的艺术实践密不可分。

  本次展览开幕式上,吴作人先生的女儿萧慧女士、外孙女吴宁女士、侄子吴报中都来到现场,他们记述中的吴作人,是将中西绘画巧妙结合运用的长辈。

  吴宁介绍说,外公的艺术修为离不开故乡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滋养。1932年,吴作人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美院学习时,上了一个雕塑晚班课。学习西方艺术,雕塑是必修课,以练习造型能力。讲授雕塑的教授每次都让学生们在做雕塑习作前,先画素描速写。他要求学生不按照明暗对比的方法来画,而是要用线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一个形体,一个造型,训练学生用线条表达的能力。因为雕塑是线的结构,不是油画的明暗。吴作人当时就回忆起中学时经常去苏州的观前街玄妙观,看画师画中堂、福禄寿。画师拿三支毛笔在那儿画,当时他觉得很神奇,怎么用线条能做出那么多造型。他在雕塑课学西画素描时,就想到了这些中国线条,将这两种东西结合,反映在自己的素描上,就成了个人最大的特色,跟别人都不一样。“他的学生都说他的素描线怎么学都学不会,特别不好学。他那时候做素描都是用炭条,这一笔下来,结构、解剖、明暗还有韵律都在这根线里,其实在他学西画的过程中,这种苏州的中国传统线条的影响,对他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吴宁说。

  开明远见的美术教育者

  除了个人对绘画艺术的孜孜以求外,吴作人更为重要的一个身份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者。自1935年从比利时回国后,无论是抗战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躬耕在美术教育岗位,为我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薪火相传。

  作为深入学习过中西绘画的艺术家,深谙中国画和油画技法的吴作人有一套自己的艺术见解。他大力反对空洞抽象的形式主义,倡导充满艺术家情感的现实主义。对于只追求精准刻画细节,缺乏情感温度的写实主义持批评态度,提倡要抓住整体和重点,反映对象精气神的写实主义表现方式。

  吴宁在接受采访时说,上世纪50年代,已是中央美院院长的吴作人经常会邀约一批美院教师晚上到家里来,大家聚在客厅,一起研究怎么改造中国画,这就是有名的“十张纸斋”晚画会。深爱中国文化和绘画的吴作人,并不保守自封,他心心念念的是为传统中国画注入更多的新技法、新生命,而这正是一位美术教育家最可贵的品质。

  新中国的美术教育造型训练方法一度深受前苏联影响,强调真实描写的素描教学大行其道。自己接受过西方素描训练的吴作人清醒直言,“素描既然是绘画的一种,就应该是千姿万态的,绝对不是千篇一律的”。他说,“我们为初学的人培养造型的基础,素描就应当有个共同的原则要求,没有这个共同原则的基本要求,就谈不上掌握基本规律,就会流为各自标新立异,流为现代受形而上学支配的艺术。”对于画国画的人可以不学习素描的一派观点,吴作人大胆予以肯定,但他同时明确指出,画中国画的可以不要画那种“细抠”的“冷静无激情”的素描,素描是可以有多种形式的,重点是要“锻炼学生一下手就能勾出形象来”。

  尊崇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勇于以东方的深邃广博承纳西方热烈的文明之火,吴作人先生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书写下一页灿烂的篇章。

编辑:昕亚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延禧宫

    一部清宫剧《延禧攻略》的热播,带火了线下故宫里的延禧宫,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景点。

  • 2018爱在七夕

    总会有人问,爱情是什么?是怦然心动的执着追求?是相互依托的幸福?还是温馨从容的夕阳红?

  • 末伏将至,秋天是不是不远了?

    随着立秋的到来,今年的三伏天已然过半,但天气的酷热却并未因立秋的来临有所缓解。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白居易:如何在逆境诗情画意地活

  • 优势栏目

    京剧《帝女花》以情动人

  • 优势栏目

    埃塞俄比亚员工感受中国文化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