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名字读音之争 你支持哪种观点?-中工文化-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文化

考古

历史名人名字读音之争 你支持哪种观点?

2020-06-17 10:59:24 来源:华西都市报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徐语杨

  在近日公布的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中,有个有趣的现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即历史名人名字的读音之争——关于多音字究竟怎么读?以司马相如的“相”和李调元的“调”最为激烈。事实上,古人名字在现代的读音争议在学界一直存在,各有观点。其最主要的两种论证方式,一是依据名、字的含义推断,一则依据平仄格律推断。

  古人名、字通常相关 二者互证帮助破译读音难题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会长李大明告诉记者,央视当年在制作司马相如纪录片时,首先就问到了“相”字的读音问题,李大明非常肯定地认为应读“xiàng”如,而非“xiāng”如。

  李大明提出的主要论据是以其名、字关联互证。司马相如,字长卿。古人名在前,字在后,名、字通常是有所关联的。长卿与相如对应,意为公卿王相,当是其父辈师者对司马相如拜官封侯的希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相如的“相”便只能是王侯将相的“相”,所以应读作“xiàng”。

  关于名与字的关联,李大明还举了苏轼兄弟的例子。

  苏轼,字子瞻。苏辙,字子由,兄弟二人名、字皆出自《左传》中《曹刿论战》一篇,其中云:“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这一段话是说曹刿谨慎善战,通过下车仔细查看敌方车轮的痕迹,又站在马车上远望观察,才下令继续追击。“登轼而望之”,“望之”则是瞻,所以苏轼字子瞻;“下视其辙”,辙是车轮压过的痕迹,由也有地上的印子、经过之意,如“必由之地”即是必经之地的意思,所以苏辙字子由。

  李调元的“调”,不少学者认为其读“tiáo”而不是“diào”,也主要从名、字关联的角度出发。李调元,字羹堂。“调羹”,其实就是我们平时用的舀汤的小勺儿,也叫汤匙。在古代文化的内涵里,吃饭常常用以比喻国家治理方面的事,“调(tiáo)羹”一词也是如此。《辞海》里解释“调羹”就说“亦喻指宰相的职务”。

  古人写诗重平仄 依据诗歌平仄反推字音

  封面新闻记者此前曾就“司马相如”读音的问题采访四川大学古代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裕锴,他便认为应读“xiāng”如。周裕锴提出的主要观点,是司马相如的名字,曾出现在不少古代诗歌文献中,而且是有平仄规律的诗歌。如杜甫《酬高使君相赠》云:

  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在“相如”二字的位置应为平声字,若读作“xiàng”,则变成了仄声字。“相如”名字入诗的情况非常多,根据分析,周裕锴发现它们依据平仄规律多应读作“xiāng”,由此提出至少在古代,司马相如应该读为司马“xiāng”如。

  再如“李调元”的调字,也有学者依据平仄,认为其读“tiáo”。杨云涛先生1988年参加李调元生平与著述研讨会时,写有一诗,云“绵州争说李调元”,是“平平平仄仄平平”的格律,“调”字在句中处于平声字的位置,而“diào”是仄声,“tiáo”才是平声。

  李大明与周裕锴多年好友,二人早年间就曾讨论过关于古人名字的读音,应该依据名、字相关,还是依据平仄声律的话题。周裕锴认为古人名、字,并不都有关联,此时便应当以平仄为依据进行反推读音;而李大明亦反驳道,古人写诗也不皆依平仄,而司马相如的名和字很明显具有关联,因此要以此为先。

编辑:高爽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 始惊三伏尽 又遇立秋时

    经历了一段时间夏季酷热的考验后,8日终于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大暑”: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优势栏目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 优势栏目

    小满: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