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臣《北上》:物的美学与考古学-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考古

徐则臣《北上》:物的美学与考古学

2018-12-27 08:19:52 北京日报

  《北上》是作家徐则臣潜心四年创作完成的,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书写如此厚重的题材,到底如何展开肯定是颇费心思的。

  2014年京杭大运河济宁段运河故道发掘出了一艘沉船和大量文物,对此,《北上》作者有着考古学式的“不厌其烦”的罗列。物的排列,让人生出思古之幽情,但物与物之间毫无逻辑的排列和它们的毫无生气,只会让人震惊和寒意。显然,要想恢复它们的生气,仅仅靠考古学的鉴定与推测是远远不够的,这些都是沉入历史深处、沉默不闻的遗存。这也正是作品中的人物、考古学家胡念之面对出土文物时一筹莫展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一个遗迹,如果不能从中解读出故事来,便只具有编年史的意义,徐则臣深谙于此。因此,紧随这些发掘出来的文物之后,他呈现了一封信——济宁运河附近居民发掘出来的一封百余年前的信,而且是意大利人写的。一件瓷器、一个镇尺,与一封信之间,具有了某种隐秘的关联或联系。对这种联系,素以科学和严谨著称的考古学是无能为力的。这种联系的建立是文学家的任务。《北上》的写作,从一开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从考古学到文学的转变。或许这个时候,只有文学,借助历史,才能使运河真正生动起来。

  从这个角度看,是文学使考古学和历史学之间建立起了联系:文学是历史的灵韵之所在。小说最后,只有当考古学家胡念之放弃考古学家的立场和观点,从家族史角度去观察的时候,才最终建立起上述文物和那封信之间的隐秘联系。这当中真正发挥力量的,显然是文学及其叙事能力。

  应该说,徐则臣不是在做运河的考古学,也不是要做运河的历史书写,他想做的是通过与运河有关的物与物之间的联系,建立起一种想象和叙事维度,借此表现他对运河与人关系的思考。他的立足点在关系上,而不是运河本身。对一条河流而言,真正使其具有灵魂的不是自然风物;对运河而言,真正使运河丰满起来、有其骨骼和血肉的,是围绕或者说附着于运河上的故事。换言之,只有人和人的活动,才能赋予运河灵魂。

  就考古学而言,当然要建立起物与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科学推测,但就文学而言,却尽可以模糊。历史,离开了人或故事的历史,只能是冰冷的和没有生气的存在。而这可能就是徐则臣所要表现的运河的魂,也是让人感动的地方。(徐 勇)

编辑:郑鑫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5周年 山东举办毛泽东诗词书法展

  • 优势栏目

    “纪念周汝昌诞辰一百周年暨周汝昌纪念馆开馆”系列活动举行

  • 优势栏目

    归去来兮,我的工人文化宫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