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年前人类首次登上青藏高原-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考古

四万年前人类首次登上青藏高原

2018-12-04 08:57:55 成都商报

  位于西藏那曲地区申扎县雄梅乡多绕村错鄂湖畔,距拉萨市约300公里,海拔4600米。这里是一处规模宏大、地层保存完好、石制品分布密集、石器技术特色鲜明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

  据介绍,经过地层分析和光释光与碳14测年,先民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为4万~3万年前,“这是目前青藏高原最早的人类生存证据,对研究早期人群进驻、适应高原的时间、过程与方式,探讨高原人类族群的形成过程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材料与信息”。

  尼阿底遗址的发现书写了人类挑战与征服高海拔极端环境的新纪录

  人类在“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的生存历史要改写了。

  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宣布,经过多年的调查、发掘与研究,该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人员在藏北羌塘高原发现一处具有原生地层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尼阿底,证实古人在距今4万~3万年前已踏足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在世界屋脊上留下了清晰、坚实的足迹。

  这一发现将人类首次登上青藏高原的历史推进到4万年前,也书写了世界范围内史前人类征服高海拔极端环境的最高、最早的记录。当天,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论文。

  先民在尼阿底遗址活动时间为4万~3万年前

  这一研究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高星课题组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合作而成。

  此次发现的尼阿底遗址,位于西藏那曲地区申扎县雄梅乡多绕村错鄂湖畔,距拉萨市约300公里,海拔4600米。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高星高星说,这里是一处规模宏大、地层保存完好、石制品分布密集、石器技术特色鲜明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

  他告诉记者,经过地层分析和光释光与碳14测年,先民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为4万~3万年前,“这是目前青藏高原最早的人类生存证据,对研究早期人群进驻、适应高原的时间、过程与方式,探讨高原人类族群的形成过程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材料与信息”。

  此外,该遗址出土丰富的以石叶技术生产的石制品,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显示与我国北方和西伯利亚地区密切的文化联系,对研究早期现代人群迁徙、融合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对此评价道,这项成果对于探索早期现代人群挑战极端环境的能力、方式和迁徙、适应过程,对于研究西藏地区人群的来源与族群的形成,对于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推动西藏地区文物、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和传承,具有极其重大的科学价值与社会意义。

  该论文的3位国际审稿专家则分别认为,“尼阿底的发现圆满地解决了遗传学和考古学对人类最早涉足青藏高原时间的不同认知问题”;“作为青藏高原乃至世界上最高和最早的考古遗址,尼阿底遗址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对人类适应生存能力的了解”;“文章所报道的材料是全新的、令人兴奋的,会引起《科学》期刊的读者和研究现代人起源、扩散与高海拔适应的科研人员极大的兴趣。此项成果会对了解人类在高原上生存的时间和动因产生重大影响。”

  保留目前青藏高原最早的人类生存证据

  高星从3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这次成果的意义。

  其一,尼阿底遗址保留目前青藏高原最早的人类生存证据。

  高星说,古人类最早何时扩散到高原腹地一直为学界和大众所关注。近年来考古学、分子生物学、古环境学等不同学科对早期人群进驻、适应高原的时间与过程,以及藏族人群的来源和形成过程作出推导并提出多种假说,但均有待证实。作为“地球第三极”,广袤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资源稀缺,环境恶劣,对人类生存构成严峻的挑战。此次发现表明至少4万~3万年前先民就进入西藏高海拔地区活动,为上述问题的破译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其二,尼阿底遗址是目前世界上史前人类在高海拔地区生活的最高记录。

  高星说,晚更新世是现代人演化的关键时期,人类的技术和认知能力快速发展,适应环境能力增强,扩散到世界大多区域,但环境极端恶劣的高原依然人迹罕至。从全球范围看,此前人类活动的最高遗迹发现于安第斯高原的Cuncaicha岩厦遗址,海拔4480米,年代为约1.2万年前。尼阿底遗址的发现书写了人类挑战与征服高海拔极端环境的新纪录。

  其三,尼阿底遗址对研究古人群迁徙、融合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高星说,该遗址出土以石叶为技术特征的文化遗存。石叶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独特的工具制作技术,具有预制石核-定向剥片-系统加工等固定的操作链流程,其产品规范、精致、锋利,代表人类石器技术和认知能力的一座高峰,为征服高原等极端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技术装备。该技术体系被认为是早期现代人的文化标识,主要流行于非洲、欧洲、西亚和西伯利亚等地区,在中国北方的少量遗址亦有所发现。尼阿底遗址的材料为揭示不同地区人群的迁徙、交流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证据。据中国青年报

编辑:吴葳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让基层博物馆真正“活”起来

  • 优势栏目

    广西河池:白马街今昔变化

  • 优势栏目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