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工艺打造出“乾隆冰箱”-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考古

掐丝珐琅工艺打造出“乾隆冰箱”

2018-11-28 15:07:27 北京晚报

  皇太极御用黄色团龙纹常服袍

  乾隆款掐丝珐琅海水双龙笔架山

  粉玻璃葡萄花双环耳粉盒

  银镀金“寿”字火碗

  沈阳故宫——昔日的盛京皇宫。作为有清一代的龙兴之地,这座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的皇家宫阙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相继营建并使用的朝堂殿宇,也是入关后康熙、乾隆、嘉庆和道光四位皇帝东巡驻跸和尊藏珍宝的重要场所。

  目前,“来自盛京——清宫生活用品展”正在首都博物馆展出。沈阳故宫珍藏的清宫遗珍来到北京,向观众讲述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皇家历史和深宫岁月。

  皇太极龙袍成一级文物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华美贵重的衣冠服饰是帝王后妃维护皇权、彰显地位和区分等级最直观的体现。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统治者制定了我国历史上规范最为详细和严格的冠服制度。”本次展览的策展人田辛酉介绍,展览中唯一的一级文物是一件“皇太极御用黄色团龙纹常服袍”。

  这件袍服的形制属于满人传统的服装样式,与入关之后的宫廷服饰有较大不同。袍服由黄色锦缎制成,缎面绣有暗团龙纹和云纹等图案,领口、开襟和箭袖部分则以织锦云龙纹装饰。袍服袖前端为箭袖,俗称“马蹄袖”,平时翻起以便活动,冷天翻下盖在手背即可保暖,体现了满族的骑射特色。袍内里加有薄棉用以御寒,是一件适合春秋季节穿着的袍服。

  “在诸多富丽堂皇的皇室服装展品中,这件因为颜色‘低调’,看上去并不显眼。这是由于在使用这件常服时,清朝政权还只限于关外,政治、经济实力都还十分有限,因此当时的着装风格也体现了满族入关之前的淳朴和低调。”

  “马蹄底”高达20厘米

  展厅里,一双在清宫剧里颇多亮相的清宫“高跟鞋”——“马蹄底”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围观。这件展品学名“蓝缎彩绣暗八仙钉珠马蹄底鞋”,确实是清宫后妃所穿的高底旗鞋。鞋面用蓝、黑色缎拼接而成,并饰以白色绦带和平金水纹。鞋口钉有彩色料珠,底部以下为高木跟,四周镶有料珠“寿”字、蝠衔盘肠图案,外形为马蹄形,所以俗称“马蹄底”。

  “这双‘马蹄底’足有20厘米左右高,虽然满族的妇女向来有穿高底鞋的习俗,但起初鞋底并没有这么高,这双鞋是演化到了清代中后期的高度。”至于满族的妇女为什么要穿“马蹄底”鞋呢?学界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嫔妃爱美,穿上‘马蹄底’鞋走路的时候就会让自己看起来婀娜多姿。而且由于特殊造型,花盆底鞋可以使身体看上去更加修长。还有一种说法,满族妇女没有缠足的习惯,但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她们也觉得小脚更好看。穿上高高的‘马蹄底’就可以将双脚部分遮挡在旗袍里,显得更秀气。”

  另有一件“黑缎嵌点翠凤戏牡丹女帽”,如果您看过《甄嬛传》一定会觉得分外面熟。“这是清宫后妃佩戴的点翠女帽,俗称‘钿子’。”它的外形类似于平顶斜帽,帽框由竹、藤等编制,再用黑绸网罩在帽框之外,帽两侧垂着黑纱;前后两面及边缘部分插有许多镶珠点翠,制成双凤、牡丹图案。

  这件“钿子”做工精巧,点翠多而精美,是民间难得一见的宫廷佳品。田辛酉透露,这是沈阳故宫保存最完好的一件点翠“钿子”,虽然还没有考证是哪位嫔妃的饰物,但从它的用翠量来看,一定是高等级的饰品。

  宫廷食器保温又保鲜

  “美食不如美器”,宫廷膳食中做工精美、寓意吉祥的膳食器皿不仅使美食美味锦上增辉,更具有区分等级地位、实践礼仪规制、彰显皇家气派的重要作用。

  展览中一件“银镀金寿字火碗”让人看了觉得十分亲切,它外形很像是一只下面架着酒精灯的小“火锅”。这套火碗由盖、碗、底架和火托四部分组成。碗盖顶部饰以镀金宝珠,盖身和碗身均满饰金色寿字;碗底为三足如意形支架,架底部中央为放置酒精的托盘。这件火碗做工精致、寓意吉祥,或专为宫廷寿宴所制,是清宫典型的膳食器皿之一。

  不过,田辛酉告诉记者,它可不是“清宫火锅”,是一种原理上更像是“蒸锅”的保温设备。“你看它碗底架起酒精加热,碗内有箅子将水和食物进行隔离。这样在宴会的过程中,就能为食物保温了。这也不失为一种北方风味的宫廷特色。”

  清宫不仅有保温设备,还有保鲜设备,展览中就有一件“掐丝珐琅蟠龙透雕宝相花兽耳冰箱”亮相。田辛酉介绍,这是乾隆时期在寝宫内贮藏食物的冰箱,由铜胎掐丝珐琅工艺制成。冰箱上部是木雕方形盖,盖中央镂空透雕云龙纹及正龙,图案繁缛无比,颜色明艳华丽。“从冰窖里把冰起出来,铺在冰箱里,再放进食物,就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另一件“褐漆描金勾莲纹多穆壶”则体现了满清时期民族往来的密切关系。“多穆壶是起源于蒙藏地区的生活用器,在蒙地用来喝奶茶,在藏地用来喝酥油茶。而由于和蒙藏向来亲好,多穆壶在努尔哈赤之前就传入了满族。所以,依照旧俗,当清代皇室招待蒙古王公或西藏高僧的时候,多会在宴席之上使用多穆壶,以表示生活习惯上的相近和民族感情上的相通。”

1 2 共2页

编辑:昕亚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传统美食迎小雪

    11月21日,孩子们用糯米、蔬菜、咸鸭蛋制作糯米咸蛋。

  • 候鸟来的季节

    地处江西北部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丰富的湿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这里成为越冬候鸟的“最爱”。

  • 河北石家庄:传统戏曲进校园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主办的“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中华南大街小学,通过专业戏曲演员的传统曲目展演、交流互动、戏曲知识讲解等内容,使学生“乐在戏中”,零距离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涵芬楼烬余书录》稿本成书记

  • 优势栏目

    中国-文莱系列人文交流活动反响热烈

  • 优势栏目

    “柏林圣诞花园”灯光秀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