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汉碑之初(上)-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考古

说汉碑之初(上)

2018-10-11 09:26:09 杭州日报

  “碑”在形制上的四个特征

  其实,如果不限于严格的汉碑形制,那么西汉石刻更多。比如曲阜有西汉《鲁孝王刻石》即《五凤二年刻石》。新莽时有作为坟坛刻石的《祝其卿刻石》《上谷府卿刻石》;邹县孟庙则有《莱子侯刻石》。再后有《大吉买山地记刻石》。但这些都不能称“碑”而只能是粗线条地称“刻石”,学名叫“碣”。若要称“碑”,在形制上当有四个特征:一是必须是竖立于墓前的长方形片石。二是必须有正文文字上端有“碑额”,而底部则有“碑座”呈龟形石基,又叫“龟趺”。三是碑面上必须有圆孔以系粗绳缚棺入墓穴,曰“碑穿”。四是正文碑记之后必有铭辞并且有韵。但西汉以降的《五凤二年》《祝其卿》《上谷府卿》《莱子侯》这些虽然都是镌刻于石版之上,却没有“额 ”,也没有“穿”,又不附“铭”,甚至还都是横式,当然无法称之为严格的“碑”了。而这些条件的得到配合和完形,是在东汉的《西岳华山庙碑》和《袁安》《袁敞》二碑之时。不过,《西岳华山庙碑》在百年前的“立碑石,刻记时事”只见于文字记载;而二袁碑虽有“穿”却没有“额”,是为一憾。又二袁碑是汉篆字体,而不是标准的汉代隶书,又是一憾。作为汉碑的经典样式,仍嫌不足。西泠印社孤山上的《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既无“碑额”又无“碑穿”也无“龟趺”,其实也不宜称“碑”,而应称《三老石刻》或《三老碣》,本来出土之初学者专家就称其为“三老石刻”;但吾浙本无汉石,更无汉“碑”,顺口叫“三老碑”,一则简便明了,人人皆知而不会招致习惯上的误解,二则在吴越边蛮之地,本来就没有大量严格的“碑”以自划边界,混用“碑”与“碣”即“刻石”,并无大妨碍。于是约定俗成,除书面文献外,通俗的做法,顺口就叫”三老碑”而不再自找“三老刻石”别扭了。

  关于“碑额”,本来只是碑文的标题而已。但它的来源,也颇可一说。古代的石柱石门框上例有刻字。如寺庙之有山门,或墓地之有阙柱:汉代石门阙初无字而仅立石柱为阙,其后则有刻字如《汉故兖州刺史王稚子阙》(山东)、《汉故幽州刺史冯焕阙》(四川)、《沈君阙》等等,汉墓阙题字才开始盛行,至东汉正规形制的碑,在社会上大普及;遂取石阙形制转为碑额而发扬光大之。今之学者持此一说,虽无实据,亦足备我辈参考也。

  陆维钊先师善擘窠大书,其在杭州岳飞庙前有古隶“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骨力洞达,俊逸倜傥,而笔势沉雄,窃谓足当百年近代书法代表作之誉。其实这也是一种“石阙”即古代形制的样式。陆维钊师之所以有此卓越造诣,乃是他一直关注汉石阙书法之魅力。记得我刚入学临《西狭颂》,笔力孱弱,陆师当时已缠绵病榻,指我的练习说:学汉隶可学“嵩山三阙”,求骨势开张,不陷俗媚。这《嵩山三阙》是指河南嵩山之《太室石阙》《少室石阙》《开母庙石阙》三铭,字形在篆隶之间,浑穆混沌,一派天机,漫漶残剥,笔画辨识不易。当时我实在看不懂,学了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若干年以后才恍恍有所悟:陆师能独创“蜾扁”新体,正得力于此也。

  陈振濂谈

  本栏目与

  浙江大学中国书画文物

  鉴定研究中心联办

1 2 共2页

编辑:昕亚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我们的节日·中秋

    中秋佳节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增强文化自觉、塑造文化自信的重要节点。

  •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延禧宫

    一部清宫剧《延禧攻略》的热播,带火了线下故宫里的延禧宫,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景点。

  • 2018爱在七夕

    总会有人问,爱情是什么?是怦然心动的执着追求?是相互依托的幸福?还是温馨从容的夕阳红?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敬老与乡愁

  • 优势栏目

    成都和巴黎、汉语和法语的相遇 想象力、创造力的“姐妹”花

  • 优势栏目

    李世民靠什么开启贞观之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