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广州市井平民很少有机会用银子 用铜钱才有“一蚊鸡”-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考古

宋代广州市井平民很少有机会用银子 用铜钱才有“一蚊鸡”

2018-09-06 09:58:02 广州日报

  “老板娘,丝瓜几钱一斤?”“四蚊”……在街头巷尾的菜市场上,这样的对话俯拾皆是。广东人把一块钱称作“一蚊鸡”,有没有出处呢?我们能不能从探寻这一称谓的渊源出发,来一窥古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以及传统对我们生生不息的影响呢?且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回到千年前的广州城里看一看。

  货币

  铜钱是主流 铁钱来陪衬

  记得初来广州时,去办公室附近的士多买东西,老板娘跟我说“三蚊鸡”,我有点云里雾里,一问才知道是“三块钱”。现在,知道了许多广州过往的故事,去菜场买菜,都会很自然地问一声:“几钱?”老板娘脆生生回一句:“五蚊”“八蚊”,都觉得十分悦耳。

  很多人说粤语延续了古汉语中的很多表达方式,且语音语调都与唐宋时期颇为相似,我就揣测,“一蚊鸡”的表达方式,来源于古人使用铜钱的传统,这个猜测,在我准备写作这个专题时得到了验证,据许多学者的研究,“一蚊鸡”的表达果然就是由“一文钱”演化而来。

  其实,除了“一蚊鸡”,粤语中还有很多表达,是从古人的语言习惯而来。比如,粤语中,把骗子叫做“老千”,古籍中也有同样的用法,“千”就是谋人财物的意思,至于,形容人胖,说“肥”,形容吃饭,说“食”,喝酒不说“喝”,说“饮”,更与古人如出一辙;若细究粤语词汇与古汉语的渊源,讲上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市井平民很少用到银子

  言归正传,假如你穿越回宋代的广州西城,也即今天鄙报所在的同乐路附近一带,成了一个市井主妇,你会发现,过日子跟现在一样,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要出门买。不过,宋代广州的饮食业很发达,如果你家里有余钱,犯懒不想出门时叫个外卖,也不是不可以,前提是婆婆不说你是败家的扫把星,否则,你还是乖乖自己买菜做饭吧,否则一来二去把老太太惹毛了,到官府告你不孝,你就犯了“七出”之条,等着被扫地出门吧。

  买东西,当然兜里要有钱啊。我们现在看多了无脑古装剧,以为古人动不动就用银子,这其实是天大的误解。从隋唐到明清,平民百姓使用的主流货币,只有铜钱一种。我们现在形容一个人有钱,说是“腰缠万贯”,出门带的旅费,叫作“盘缠”,其实都是由此而来。

  至少在宋代,由于开采能力有限,黄金几乎属于皇家专有,只有皇帝宠幸的大臣,才会时不时被赏赐一点,也不是经常拿到市面上流通;而银子,几乎只用于大宗交易,像在附近广南米市(即今米市街所在地,米市街的地名正由此而来)做生意的大批发商,就常用银子结算,你一个市井主妇,又不做大买卖,平常根本用不着它。

  你想想,一两银子,大约相当于1000枚铜钱,也就是1000文,宋代只要不是兵荒马乱的时候,一斗大米(约6.5公斤)大米也才卖三四十文,你拿着一两银子,去市场上买一把葱蒜两斤菜,就像现在拿着百元大钞去买根针一样,不是自讨没趣吗?再说,当时有银子的人家,多是非富即贵,一个市井小女子压根没有见到银子的机会。

  宋代铜钱在海外大受欢迎

  如果你穿越到北宋末年的广州西城,恭喜你,你还会见到古时非常稀罕的一种钱币——铁钱。话说,由于广州是极其繁荣的外贸口岸,铜钱外流的现象一直很普遍。在当时的东南亚乃至中亚各国,宋代铜钱都是硬通货,深得人们信任。铜钱不断流出国境,广州就时不时要闹钱荒,再加上北宋末年朝廷与金兵开战,军需开支猛增,钱就更紧了,为此,宋徽宗一拍脑袋,广南东路(即现在的广东地区)和广南西路(即现在的广西一带),可以使用铁钱。

  宋徽宗当皇帝当得实在差劲,最后还被金兵掳了去,客死异乡,却是一个一流的书画艺术家,所以,当时不管是铜钱,还是铁钱上,都留有他的墨宝,什么“崇宁通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钱币上的字样都是他独创的瘦金体,被现在的书法家赞为“铁画银钩”。不过,北宋末年物价飞涨,你兜里揣着一堆沉甸甸的铁钱,也买不来多少东西,还有没有心情欣赏钱币上的“铁画银钩”,也实在难说。

  (注:本文参考了《宋代的物价变动与市民生活》等资料)

  开销

  日啖荔枝三百颗

  只因价钱超便宜

  话又说回来,倘若细心查询一下历史数据,你会发现,除了北宋末年以及南宋末年打仗的时候,或者闹大灾的时节,一个生活在宋代广州城的市井平民,一碗“安乐茶饭”还是有得吃的。

  一两个铜板就能买条鱼

  据史料记载,在世道平稳的时候,宋代一个走街卖水果的小贩,一天可以挣一百文,这算是最底层平民的收入了;假如生意做得略大一点,租个铺头,收入肯定还有所增加。再说,身为宋代广州城的一个市井主妇,你可未必享得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福,除了忙家务之外,往往还得跟先生一起在外打拼,家里的孩子大了,也可以派上用场,跟爹妈一起干活,所以,一个小家庭一天收入两三百文,是很平常的事。

  说了收入,咱再说开销。前文说了,宋代世道平稳时,一斗(约6.5公斤)大米才卖三四十文钱。一个小家庭,就算一天吃上一公斤大米,也不过花费六七文钱,只是一天收入的一个零头而已。再看史料中的其他数据,一斤猪肉,大概卖三四十文;广州靠海,水产丰富,鱼就更便宜了,常常花一两个铜板,就能买到一条鱼,当然,如果是捕捞不易的生猛海鲜,那就要贵一些,一斤要卖到三四十文甚至上百文;至于蔬菜的价格,鉴于我查阅能力的有限,找不到更多详细资料,但从一斤生姜才卖十几文钱的史实来判断,蔬菜也贵不到哪里去。这样来看,一个每天收入两三百文的市井小户,粗茶淡饭,吃饱肚子并无问题,隔三岔五割两斤肉,买几条鱼,打打牙祭,压力也不算大。

  我们以前说过,宋代广州城里的不少人,有看“小报”(报纸的鼻祖)的习惯,倘若当时的“小报”上也开一个“精明主妇”这个栏目,大多数时候,识得几个大字的主妇们看了,也不会一惊一乍。

  一斤荔枝才卖七八文钱

  其实,生活在宋代的广州城,还有一样口福可享,那就是荔枝特别便宜。据史料中的数据,鸡蛋一样大的荔枝,一斤才卖八文钱,而且味道很甜美,苏东坡被贬到惠州后,穷得连羊肉都吃不起,却能夸口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还不是因为荔枝卖得便宜。

  荔枝卖得平,橘子也不贵,大概七八文钱就能买一个,不过味道不怎么样,用宋代一个诗人的话来说,“味道酸儒似老夫”,他还挺会自嘲,但酸也有酸的好处,有些人就爱吃酸的呢。反正,隔三岔五给孩子们买点水果尝尝,对宋代广州城里的市井主妇来说,的确不难。

  说到生活开销,还有一样不能不提,那就是家家都要交的税。据史学界的研究,宋代已经有房产税这个说法了。房产税又分屋税和地税两种,屋税是官方根据居民居住的房屋数量所征收的赋税,宋代城市居民的店宅地基,都是归官方部门——“楼店务”管理的“白地”,必须缴纳赋税。世道平稳时,房产税并不高。据史料统计,北宋熙宁年间,整整一个州府数十万居民收取的房产税,还不及一个高级官员的年薪(俸禄)高,可见不会给百姓带来太大负担。

  此外,市井小民摆个摊,开个店,也要交税,平均下来,收入一千文,也就交三十文的税,也不算高。不过,如果到了兵荒马乱的时候,朝廷为了敛财,税赋就高得惊人了。可见,如果我们要想穿越回去,一定要挑和平的时候,这样才能好好体验广州城的市井繁华呀。

  采写/记者王月华

编辑:吴葳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延禧宫

    一部清宫剧《延禧攻略》的热播,带火了线下故宫里的延禧宫,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景点。

  • 2018爱在七夕

    总会有人问,爱情是什么?是怦然心动的执着追求?是相互依托的幸福?还是温馨从容的夕阳红?

  • 末伏将至,秋天是不是不远了?

    随着立秋的到来,今年的三伏天已然过半,但天气的酷热却并未因立秋的来临有所缓解。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越剧学校里的唯一男小生

    王洪远是嵊州越剧艺术学校表演班里唯一的男小生。男小生是以女性演员为主的越剧舞台上稀有的行当。

  • 小三峡鱼头湾初秋美如画

    鱼头湾位于长江支流大宁河流域的重庆市巫山县小三峡滴翠峡,因形似鲢鱼头而得名。初秋时节,鱼头湾一带漫江碧透、景色如画。

  • 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开幕

    在意大利威尼斯,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获得者、英国女演员瓦妮莎·雷德格瑞夫亮相开幕式红毯。 当日,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开幕。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埃塞俄比亚员工感受中国文化

  • 优势栏目

    红原:文旅融合为边远藏区发展破题

  • 优势栏目

    写历史的人步入历史 缅怀当代著名作家凌力二三事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