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大海 广州成了奇珍异宝的集散地-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考古

拥抱大海 广州成了奇珍异宝的集散地

2018-05-14 11:06:41 广州日报

  西汉中期玻璃带钩

  西汉中期珠饰

  西汉中期珠饰

  西汉前期玻璃璧

  西汉中期玻璃碗

  如果今天还有人把玻璃当做宝贝,那么大家一定会觉得他是个怪人。但在古代,这个东西还真的曾经很宝贝。我们读古籍时,常能看到类似“琉璃”“璆琳”“药玉”这样的名字,其实指的都是玻璃。名字个个都是光闪闪的。《西游记》里写沙和尚被贬下界,是因为打碎了一个“琉璃盏”,也就是个玻璃杯,就给贬到流沙河。今昔对比,真让人一声长叹。

  广州最早的玻璃发现于2200年前,来自西汉南越王赵眜的墓中。几十年来陆陆续续出土的玻璃制品还有不少,特别是珠子多,高达万枚以上。这些珠子有本土产,更多是外来货,很多珠子和新疆发现的材质一样,可见是被同一张巨大的商贸网络连接起来。这个网络,就是我们常说的海上丝路、陆上丝路。当我们站在博物馆的展柜前静静看着它们,就会感觉到:原来这就是古往今来普通人的生活。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卜松竹

  已知最早的平板玻璃 出自南越王墓

  考古学家们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以来,广州地区发掘的两汉墓葬超过千座。从西汉初期的南越国时期开始,各时期墓葬中发现大量玻璃制品。这类玻璃制品不见或少见于中原地区,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以玻璃珠为主的串饰。数量很大,约有上万枚。

  这些玻璃制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国传统特色的仿玉玻璃,一类是富有外来特色的项链、手链、珠子等装饰品,也就是古代所说的珠玑、璧琉璃,此外还有一些玻璃器皿。

  关于仿玉玻璃,南越国时期的主要器物是“璧”。西汉中期以后,璧的数量减少,代之以带钩等。其中,出自南越王墓的22件镶在鎏金铜框里的平板玻璃,是迄今所知的时代最早的透明平板玻璃。

  玻璃器皿主要是小碗,时代都是西汉中期,目前所见的三件都是深蓝色半透明。

  珠子是大宗。考古专家们说,珠饰最早是在南越国的高级贵族中流行,南越王墓中就出土了不少,根据位置推断应该是缝在衣物上作为装饰的。国君都这么看重,可见其当时的价值是相当不菲的。

  广州出土的玻璃珠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来源相当繁杂。根据多年来学术界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的基本共识是:中国古代玻璃属于铅钡系统,西方玻璃属于钠钙系统,还有一种钾硅酸盐玻璃。经过分析可知,南越王墓出土的平板玻璃、玻璃璧和蓝色玻璃珠含铅钡非常多,应该是中国自制的。

  不过这类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的仿玉玻璃数量毕竟不多。专家们指出,数量很大的玻璃珠从形式风格和制作技术、材料来看,大多数有可能是从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得来。

1 2 共2页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绽放青春风采 培养未来人才

  • 优势栏目

    斗牛狂欢节传递云贵非遗文化

  • 优势栏目

    朗读,需要理由吗?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