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松:能给社会变迁做插图 我觉得挺好-中工文化-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文化

创意

王庆松:能给社会变迁做插图 我觉得挺好

2020-09-29 10:56:51 来源:北京青年报

  来源:北京青年报

  前不久,在唐人艺术中心举办的王庆松个展《在希望的田野上》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关注。很多人在展厅里那一幅幅巨大的摄影作品中,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人生,有人若有所思,有人流下眼泪。

  王庆松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摄影艺术家之一,早在九十年代中期,他的油画作品就已参加国际展览,并为多家国际艺术机构收藏。后来他的兴趣转向摄影,并成为第一个在纽约国际摄影艺术中心举办个展的中国摄影艺术家。他是摄影作品价格卖得最高的中国艺术家,至今无人超越。

  9月16日,北京青年报记者来到草场地,穿过一径野草疯长的小路,走进一间高大的工作室,王庆松穿着稀松平常,顶着一丛触电般炸开的白发丝接受专访。他笑着自嘲“村里孩子见了都叫我爷爷”,可他的笑容却分明像个孩子。秋后的蚊虫在身边盘旋不去,令人如坐针毡。可他泰然自若,烟气氤氲,日暮西斜,三个小时的对谈,往事一段接一段,有怀旧,有天真,有焦虑,还有希望。

  给观众或者给我个人一种希望

  王庆松因个展“出圈”,受到大众瞩目,在策展人崔灿灿看来,缘于“进入他的作品,就像打开一本书,打开一段历史,打开一个全新的故事,不仅能看到海量的信息,还能看到以往的摄影作品中看不到的东西,并能从中不断搜寻出隐藏的故事”。

  王庆松颇为感慨,这次个展由于是在疫情之中,一切都是未知数,中间还差点夭折。最难的要算完成两件新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问它》的经历。他回忆最初拟定个展时,没觉得疫情这么严重,没想到后来蔓延到世界各国。出不了门的日子,他想着练练字,就用廉价的广告纸写写画画,后来发现短期内疫情结束不了,就干脆在家里埋头准备《问它》。他每天趴在桌子前画10个小时以上,画了4个多月,400多张广告纸,“沙发都被坐出一个大坑,老花镜从100度换到300度”,最终完成了高8.3米,宽5.4米的作品《问它》——在一笔一笔画出来的1000多个品牌logo的画面上,浓缩了中国社会近40年商业的变迁、时代的变迁。一个巨大的、黑色的、严肃的问号贯穿其间。

  王庆松的另一个作品原本计划在户外招募500人进行拍摄,但在疫情期间无论如何变得难以实现。直到差不多能拍摄作品前,才确定名称《在希望的田野上》。他记得特别清晰,最后一次去郊区的山里,完成户外拍摄的归途中,北京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当时我想我的展览应该是幸运的”。

  好不容易完成两件作品后,离展览只剩10天了。没想到刚动手布展,北京新发地聚集性疫情来了,人们一下子又全都警惕起来。所有人都在担心,没有开幕邀请,没有开幕仪式的展览会遭遇怎样的境况。

  那时王庆松耳边蓦然响起一个旋律,“那是我从初中到高中毕业时常听到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三个希望在那个年代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我想在这么长期的疫情期间,我们是不是可以给观众或者给我个人一种希望。”策展人崔灿灿也有强烈的同感,两人激动地敲定《在希望的田野上》既是作品名称又是展览的主题:“它是历史,是未来,也是对一个全新节点的期许,在疫情之后,也要问问:我们的未来在哪里?”

  大大出乎意料的是,开展当天,王庆松见到了许多近十年没见的老朋友,他更没想到,展览一直热度不减,还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刷爆了网络。后来才知道,短短46天的个展结束时,整个798艺术区上半年的所有媒体报道还不如这个展览多。王庆松有个明显的感受,“这个展好像说出了什么,让大家慢慢理解到作品本身。”很多人对他说出同样的话,“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展览,我们不知道它现在是什么,但将来一定要进入历史。”

  老师留下了我,给了我希望

  上世纪80年代,远在湖北古城荆州的县城,少年王庆松正经历人生的灰色时期。因为父母都在油田工作,后来湖北发现油田,父亲带着全家搬到湖北。“1980年我刚上初三,青春期特别犟,我爸是真打。一次我爸刚把我暴打一顿就出差了,但一个星期后,他就不在了,因公去世。”在油田干活,在地方上是很光荣的事。父亲去世前,家里条件很好。“但父亲走后,整个单位就认为你最惨。”王庆松整个高中都很消沉,变得不太讲话了,家里困难,一毕业他就顶替父亲去了钻井队。

  王庆松开始临摹,以此削减痛苦,“乱涂乱抹,就不去想更多。”在这样的消磨中,他慢慢对画画有了兴趣。在下钻井的同时,也下决心开始正式学画。后来听说还有美术学院,就跟着去考,这一考就是七八年。中间有两次很泄气,不想考了,觉得没意思,也考不上。后来一个老师的收留使他重新鼓起勇气,“当时有一个人考上了我们当地的美术学校,他妈妈跟我妈妈关系好,他就给美术班的老师讲,说收了他吧,他挺可怜的,爸爸去世了,特想画画什么的。老师就说好,明天过来试试。我在那里待了一个月,自己画,他不真正教我。但因为他留下了我,给了我希望。后来我跟这个老师的关系一直很好”。

  王庆松考学那几年还没有真正开始扩招,“考大学比现在难得多”,他记得那时候要是谁考一两年考上了,都会请大家吃饭。终于等来四川美院的录取通知书时,他不但不兴奋反而灰溜溜的,“自己都不相信,也不敢想将来是什么样的,就觉得偷偷摸摸的就完了,中学同学80%都不知道我读了书的。”

  大学时一次到北京看展给王庆松留下难忘的印象,他打定主意要到北京闯荡。1993年毕业时,湖北学生大部分去深圳打拼,很多人去了著名的大芬村画行画。“90年代初一个月能挣3万块钱,很多钱啊!”但王庆松揣着1200块钱,一个人跑到了北京,“谁也不认识,住在圆明园画家村,租金一个月75块钱。”最初的热情很快被浇透,他咬紧牙关一点点摸索。后来通过参加国内国外的一些重要展览,逐渐受到认可。

  王庆松是同时期学美术的最早转去摄影的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大家认为绘画的终极目标就是全国美展。1996年是中国当代艺术一个很重要的转型期,多媒介、多元化正式开始,比如行为表演、摄影、装置,包括录像等等媒介出现之后,促使造型艺术开始了各种尝试”。王庆松也是慢慢发现绘画这种媒介不太适合自己,索性开始用图片存储的方式去创作。

  感觉摄影能更精准地表达内心

  北漂的日子,最无奈的就是搬家,“不是自己要搬,有时只是因为别人出的钱多一点就赶你走,有一年搬了5次。”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社会变化太快了,很多时候他觉得只有摄影能记录下这种发展的迅猛。

  2000年母亲生病去世,王庆松顿时觉得“什么都挺没意思的。父母没了,故乡也没了”。

  机缘巧合的是,与老栗的相识改变了王庆松的命运。老栗就是栗宪庭,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重要的艺术评论家和策展人,当代艺术发展的早期推动者。王庆松印象很深,有一次老栗对他说,“庆松你看我这个沙发,从早期的罗中立开始,王广义、方力钧……一大堆艺术家都睡过,你要有时间就过来坐坐,到时候我吃什么你吃什么。”他当时一下就觉得“北京有人了”,人有了希望,“再不行,也肯定会找到口饭吃。”

  他越来越关注社会现象,“特别复杂,也特别有魅力。”那一年,王庆松赌上所有家当,“把我妈妈去世前10个月的工资、我老婆奖学金余下的钱,都押了进去”,第一次拍了大画幅《老栗夜宴图》,一鸣惊人,成为代表作。

  用记者的态度去记录时代

  王庆松被冠以中国“观念摄影”的代表人物,可他却不认同这一说法,自称是“纪实摄影”。他甚至觉得所谓“观念摄影”是个伪命题:“它更强调事物的一个转化,一个杯子,用它喝水,它就是杯子;把它放进美术馆,它就不是杯子。我的东西属性是不变的,不是转化。我希望我的东西更强调纪实性,更像是用记者的方式或者记者的态度,去记录这个时代。”

  王庆松认为一个相机拍摄的瞬间,远远达不到监控拍摄的那种真实性,“在影像技术越来越发达的时代,传统纪实的真实性,它的深度还够吗?不一定了,至少可以说,它只是一瞬间的真实,可能第二天它就开始转向。那就需要把观察的时间线拉长,把变化放到一个瞬间时,让人们感受它。”曾经有人尝试过,拿摄像机对着他的作品拍摄,“从一个人走入镜头开始,配上台词,可以讲一个很长的故事出来”。就像打开一卷中国画,边打开边讲述,很有意思。王庆松觉得这才是中国文化本身的特色:在非常简单的画面中,找到人物的复杂性。

  一件亲身经历的事给王庆松留下深刻印象:他曾经在地铁口看到一个要饭的,旁边放个牌子写着行乞的理由。连续45天,他每天经过那个地铁口,看到行乞者不停地换服装,纸牌上的文字也在变,甚至身边的狗,也不一样。他深受触动,“如果要表现这种现象,以往的摄影可能就拍一次,可在我眼里看了45天,我就想把这45天记录下来,浓缩在一瞬间。”他觉得这样拍出来会更接近真相。“当我把它浓缩在一个画面中的时候,其实它就产生了新的一个认识。过去传统的纪实方式是某个题材拍不停,但我不是,我可能会去寻找所有这一类东西的逻辑关系,最后揭示某个它表现出来的社会现象。”

  每每拍摄,他先是像拍电影一样,搭房子造景,找一些模特来出演角色。然后采用舞台造型、情景编排等方式,将自己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置于画面中。在拍摄过程中,他会融合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多种元素,诠释出个人所理解的社会现象。

  也因此,王庆松的所有作品都是在社会中寻找的,“有的东西看很多次都不会有感觉,但越来越受触动后,就会想去做一个作品,这也是我一件作品往往要用十年甚至十几年时间的原因。不是说要做多长时间,而是因为要观察很长时间才会有所发现,可以做才去做。”

  从生活中找到的,会慢慢变成自己的

  也有人说王庆松的作品是“大型现场摆拍”,对此他非常清醒,“20年前,别人对我的东西是很反感的,说你那东西不是摄影。但是10年前开始,越来越多教摄影的老师都觉得没法教下去了,因为时代巨变,PS出来了、数字影像出来了,大家对摄影所谓的真实性越来越产生了怀疑。”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慢慢理解他作品中很强的社会性,“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某种真实”。

  他把自己的作品归纳为“看图识字”,还说“其实画面里的人可以去掉,看空景,你会发现意思也还是这个意思。人的出现,其实就是亲和力更多、更容易解读。放多少人进景,只是用来补充,人在画面中跟道具的属性差不多,就像小孩看图识字,有了人物,内涵更容易被识别出来。”

  王庆松有个习惯——特别喜欢走路,而且是走很长的路。“我经常从三里屯走两三个小时,走到宋庄。”有段时间他住在一个朋友家,无数次从后海走到大北窑,走走就坐那儿待着看。“看到什么,也不会特意记。但有些东西在之后创作的时候会不停地跳出来。很有意思——从生活中找到的东西,会慢慢变成自己的。”

  有次同学聚会,扯到学生时代的事,“你暗恋她,她追求他,他又和谁怎么了……”王庆松如此这般当场一说,大家都听懵了,继而吃惊“你怎么知道”?他一脸坏笑,“我全知道,因为那时我不太说话,也没有女孩儿找,是个不受重视的孩子,于是上学没事就坐那儿看,他们递纸条什么的我都知道。”常年爱观察的习惯使他格外敏锐,“盲人听力一定很好,我话少就会多看多听。”

  作品用作插图,比蹲在艺术杂志里重要得多

  在王庆松看来,纪实要有人文关怀,还要还原真相。他觉得自己的作品很像社会变迁的“插图”,“能给社会做个插图,我觉得挺好的”。

  前不久有个杂志找到他,想把他的作品用作教育资料的插图,“我一听很高兴,这要什么费用啊,我觉得作品比蹲在艺术杂志里重要得多。”

  王庆松很传统,至今还用胶片拍摄,“胶片颜色跟数码颜色肯定是不一样的”。让他遗憾的是,“这代年轻人没见过胶片色彩的感觉,就会觉得数码的色彩是准确的,所以他们不会有我们对胶片色彩的那种迷恋。”他认为这会慢慢改变人的审美,“如果我们不去刻意保留一部分传统的话,就意味着消失。现在通过技术来仿胶片颜色,但原理是不一样的。胶片是化学反应,数码是靠点数。胶片放大,它出现的是噪点;数字化放大,它出来的是马赛克。我觉得社会在快的时候,是不是在某一方面我们可以稍微慢一点。”

  很多人都觉得王庆松“成了”,他坦言:“可能只是比别人眼睛睁得大一点,看得多一点而已。”他希望能够更真实地去记录一段时间中社会上发生的故事,并期待自己的状态能再好一些。他始终相信,“中国摄影真的会在世界留下一个很重要的脚印,摄影师里应该会出现世界级大师,但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时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喆

  供图/王庆松

编辑:张洁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20年七夕节

    以民间故事为载体的七夕节,是中国人歌颂美好情感、追求幸福生活、推崇责任担当的节日,始于上古,传承至今。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大暑”: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优势栏目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 优势栏目

    小满: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