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的未来,会属于能画能写可演奏的人工智能吗?-中工文化-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文化

创意

艺术创作的未来,会属于能画能写可演奏的人工智能吗?

2020-07-20 08:45:45 来源:新民晚报

  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人工智能(AI)与艺术创作的融合,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对人类的艺术发展产生了影响,更令人与机器之间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AI在艺术上的创造力究竟有多大?它的“作品”能否称为艺术品?AI+艺术的背后是怎样的数据体系?艺术创作的灵感,AI也会拥有吗?带着种种问题,一场在美术馆馆长、艺术家以及高科技人员之间进行的“AI与艺术创造力的未来”主题跨界讨论由此展开。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期间,在上海报业集团、上海新华发行集团与科大讯飞的战略合作框架下,上海明珠美术馆与科大讯飞开启了面向未来艺术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交流合作。作为新世代的美术馆,艺术与文化的创新能力和人文关怀不仅局限于某个行业,更投射在人类发展进程的各个领域。上海明珠美术馆馆长、策展人李丹丹认为:“历史上科技的发展总会触发艺术创作的变革,立足当下的艺术与科技,特别是艺术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入对话交流,能为高速发展的科技平添审美与伦理的维度、人文的关照与创意创新的驱动力。”2018年,历史上首张由AI创作的作品被拍卖,并以43万多美元的高价成交。该作品是一张肖像,以一个函数算法作为签名,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带来的并不是对所谓人类艺术家的作品,或者艺术市场的冲击,而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技术的发展从来都会触发新的艺术语言、影响艺术发展的进程。“正因为有新技术,我们的视野被拓宽,一些限制也被消除。”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AI研究院副院长竺博说。艺术家夸尤拉在谈及科技运用时坦言:“技术不仅是工具,更像是伙伴。”自称“艺术家和工程师”的加拿大华裔艺术家钟愫君表示:“我们正在创造未来的新型混合感知,这是之前从未经历过的。”

  艺术家陈俊恺更以游戏里的配乐为例,提出一种新的可能性:游戏的音乐场景有很多分类,艺术家把函数公式输进去,生成乐谱,最后让交响乐队演奏和录音,期间只需对风格和场景提出要求,再进行最后的微调即可。“其实人工智能给创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AI创作出来的艺术,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补充,传统创作模式的成品,也能通过AI实现更多可能,因此两者在未来很可能擦出更耀眼的火花。”

编辑:韩瑞敏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 始惊三伏尽 又遇立秋时

    经历了一段时间夏季酷热的考验后,8日终于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大暑”: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优势栏目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 优势栏目

    小满: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