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让文物“活”起来-中工文化-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文化

创意

3D打印让文物“活”起来

2020-06-12 15:08: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浙江展出3D打印数字化石窟 让文物“活”起来

  中新社杭州6月12日电 (谢盼盼 吴雅兰 柯溢能)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走”出来,可拆卸3D打印数字化石窟12日在浙江大学亮相。当日,由浙江大学与山西省文物局主办的“魏风堂堂:云冈石窟的百年记忆和再现”特展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幕。

图为展出的云冈石窟复制窟。卢绍庆 摄

  “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云冈石窟是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第一座由皇家开凿兴造的大型石窟寺,其洞窟形制和造型风格被佛教考古界称为“云冈模式”,代表了公元5世纪世界建筑和雕塑艺术的优秀水平。

  本次展览分为四个单元,精选云冈石窟研究院所藏石雕造像、碑刻、陶瓷器具、建筑构件等文物112件(套),许多展品系首次向公众集中展出。展品还包括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云冈石窟研究院联合完成的可拆卸3D打印数字化石窟。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白谦慎说,这次展览主要展示云冈石窟的考古成果和其在学术史上的意义,以及在数字化时代文物保护、展现和传承的新探索。

  图为“魏风堂堂:云冈石窟的百年记忆和再现”特展第一单元。卢绍庆 摄

  3D打印数字化石窟位于展览的第四单元,是以数字化1:1复原的云冈第12窟。第12窟又名“音乐窟”,其中雕刻的天人形象和中外乐器,展现的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宫廷交响乐团”。

  2016年8月起,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云冈石窟研究院合作,对第12窟进行高保真三维数字化数据采集。之后,经过摄影测量计算和人工交互三维处理,合作团队建立了第12窟的高保真彩色三维模型。

  等3D打印的高分子材料固化成型后,云冈石窟研究院美术工作团队依照古法用矿物颜料为复制窟上色,历经8个月完成复制。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志荣认为,这项工作一定程度上是“再造”一个石窟。

  合作团队专家表示,该项目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传承利用中实现了多方面的技术突破。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 始惊三伏尽 又遇立秋时

    经历了一段时间夏季酷热的考验后,8日终于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大暑”: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优势栏目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 优势栏目

    小满: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