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记忆上色 解读AI修复视频中的老北京-中工文化-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文化

创意

为记忆上色 解读AI修复视频中的老北京

2020-06-02 07:28:54 来源:北京日报

  文/韩立恒

  最近,一段10分钟的老北京视频火了,网友点赞超过10万人次。这段百年前的彩色视频有着油画般的质感,人物活灵活现,让老北京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这段视频是由北京小伙儿“大谷Spitzer”利用AI技术修复上色的,黑白视频上色后,仿佛有了灵气,人物面目更清晰,动作流畅。据大谷Spitzer介绍,原始视频来自加拿大数据库,标注为1920年至1929年拍摄的资料影片。不过,从影片内容看,年代标注可能有误。片中人物都留着辫子,正阳门城门已经修缮完毕,克林德牌坊尚未拆除,由此可以判断出,视频拍摄于清末,大体是1908年至1910年间。

  这一拍摄时间和“地球档案”的拍摄时间基本吻合。在1909年到1931年间,巴黎银行家阿尔伯特·肯恩聘请了6位摄影师,前往50多个国家,拍摄了几百小时的电影和72000张彩色照片,这一壮举被称为“地球档案”。

  1909年到1913年间,肯恩和他的摄影师两次来到中国,拍摄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彩色照片,这些影片很可能就是当时拍摄的。

  原始视频比修复过的长4分钟,几乎都是街拍,但正是这种随机记录,将集市、出行、送葬、买卖、礼仪等老北京的生活方式收录了进去。

  我们可以看到清末的街道繁华,交通工具也丰富,既有传统的轿子、驴车、骆驼,也有刚引进不久的西洋四轮马车和东洋人力车。

  在老北京,只有少数官宦人家才可能有条件使用马车,大宗货物则使用比驴车更便宜的骆驼运输。普通百姓出行基本靠木轮驴车,由于中式驴车没有减震,车内空间小,舒适度差,清末又引入西洋四轮马车。这种车拥有转向系统、悬挂系统,一般是高等级的外国官员才用得起。1900年前后,日本的人力车引入北京,没橡胶轮胎,车轮仍用铁皮,但造价低廉,很快就流行起来。视频中可以看到,中式马车和东洋人力车是当时最重要和常见的交通工具。

  视频中还有一段完整演示,发生在大阮府胡同一个四合院的二门垂花门前。几个人打招呼,因人物民族、性别、身份不同,礼节也多有不同,可以说是对老北京礼仪的真实示范。

  这段视频摆拍的痕迹很重,因为打招呼的场景明显应该是发生在四合院大门外,而非二门外。北京人老礼儿多,两个不同辈的满族人相遇,一般使用“打千儿礼”,打千儿是施礼者左膝前屈,大腿后弯,上体稍向前俯,右手下垂,这是一种介乎作揖和下跪之间的礼节,通常是晚辈给长辈行的礼,如果用在同辈中人,代表对对方特别尊重。同辈的汉族相遇,一般用“作揖礼”,行礼时双手互握合于胸前,表示真诚与尊敬。满族妇女相遇,通常使用“蹲安礼”,双脚平行站立,两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状。

  视频中还出现了两个热闹的庙会场景,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庙会风格。其中,在空地摆摊或搭棚的是厂甸庙会,有破庙的是隆福寺庙会。

  厂甸周围有三座庙,乾隆年间这里的庙会就已经闻名京城。1918年,厂甸庙会被北洋政府认定为当时惟一的官设春节庙会。在厂甸的土地祠西侧,有一条小巷叫安平里,得名于胡同口的安平公所。它的职能有三:种牛痘局,接种天花疫苗;训练兵勇,每夜巡逻;同时还要负责公共消防灭火。视频中,在热闹的小吃摊后面的墙上,就写着“安平公所”。

  还有一段庙会场景,明显在一个破败寺庙中。1901年,一场大火把隆福寺的钟楼、鼓楼、韦驮殿、大雄宝殿烧成一片废墟,隆福寺的宗教活动开始衰落,商业逐步占据了被烧毁的寺庙空间,甚至有些商用房已经建在了寺庙之内。

  过去,殡葬仪式的繁复程度可以和婚礼媲美,这些繁琐的仪式非常容易吸引外国人的目光。视频中能看到三组不同身份人的出殡,有两组是16人的小杠,有一组32人的大杠。清代,使用多少杠夫抬棺是有等级限制的,普通人家通常8人、12人、16人,官员可以使用32人、48人、64人,只有皇帝才能使用108人的最高规格。出殡时,前面是打着招魂幡的逝者直系亲属,后面有抬着伞盖的,也有鼓乐等仪仗人员。杠夫都是一水儿的绿色或蓝色号衣,头戴红缨帽,单手叉腰,喊着号子前行。

  一段视频,就还原出这么多历史细节。解读这些内容,仿佛时空穿越一样,让我们看到了今古的相同与不同。

编辑:高爽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 始惊三伏尽 又遇立秋时

    经历了一段时间夏季酷热的考验后,8日终于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绿意盎然的“大漠名胜”统万城

    统万城位于陕西省靖边县境内,是1600年前十六国时期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政权的都城,北宋初年被毁后,遂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是匈奴遗留下的一座都城遗址。

  • 江苏南通小朋友体验“蓝染”非遗技艺 迎接儿童节的到来

    2020年5月27日,在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陈桥街道河口社区组织陈桥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走进“艾蓝染艺”基地,现场种植蓼蓝、体验蓝染技艺,感受非遗的魅力。距了解,港闸区陈桥街道有着700余年的种蓝制靛传统。

  • 拉萨:文化送乡村

    5月26日,拉萨市城关区文艺工作者在白定村演出。当日开始,西藏拉萨市城关区有关部门组织文化艺术团体和文艺爱好者,深入基层开展宣传服务活动。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大暑”: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优势栏目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 优势栏目

    小满: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