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菜市场搬进美术馆-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创意

当菜市场搬进美术馆

2019-07-11 08:06:27 北京青年报

  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何志森是一名建筑师,但他更认同自己的另一个身份——教师。

  四年前,澳洲博士毕业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何志森决定回国教书。回国后他以“背包客”的形式流浪于中国的各大建筑院校展开教学,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坊项目。

  这个工作坊是干吗的?其实很简单,教给学生两件事:同理心和洞察力。怎么教呢?他带着学生做田野调查,他们研究的对象,大多是摊贩、清洁工人、保安、流浪者和广场舞大妈这些普通民众。

  2017年,他带着学生在广州扉美术馆所在的社区菜市场,给40多个摊贩的手拍了一组照片,并在菜场办了摄影展。

  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事情不断延展,后来他曾带着学生把床大剌剌地搬进社区,和环卫工人、社区大爷大妈、摊贩一起,组织了好几次“百家宴”,大家在床上吃饭、喝茶、聊天,在床上睡觉、看电影、写春联,把床变成舞台、展厅,甚至是厨房和贩卖空间……这几乎成了一个个移动的街头美术馆,人人都可以参与。

  何志森和“菜市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了“网红”。但他有一段时间会自责“没有给摊贩们带来收入”。当他无意中跟菜场的阿姨说起这些,阿姨沉默了很久告诉他,“现在的菜市场,跟之前完全不一样”,现在大家觉得,每一个人在菜市场里都可以开开心心地工作,这让他感到欣慰。

  工作坊打开了一扇窗户,学生看到了建筑人性的一面

  1977年出生的何志森,讲普通话时带着浓重的南方口音。他很幽默,时不时会“自黑”一下。他的童年在福建的一个山区里度过,没有玩伴,特别孤独,记得小时候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去山里追气球,“五岁到七岁,每天都去山里,就我一个人,去找气球,有时候突然发现天空飘着气球,就会翻山越岭一直跟着,直到消失。”

  他们一家人是那座山唯一的住户,“那个时候我可以跑一天,中午都不回来,就去找这些东西。有的气球飘到树上给撕破了,然后散落一地的饼干、各种各样的文具,就觉得这个是不是天上外星人拿过来的?”也因为孤单,他从小就习惯了观察和幻想,养成了一颗好奇的心。

  何志森的妈妈在大学毕业之后到福建一个最贫穷、最偏远的山村支教,在那里遇见了何志森的爸爸,于是一家人就一直生活在大山里,直到妈妈退休,一家人才回到县城。

  小时候何志森觉得山里的小伙伴看起来特别傻特别笨,每次被妈妈感觉到他的这个念头,妈妈就会告诉他:每一个人都是你的老师,不要以貌取人。

  2010年,在墨尔本工作了6年之后,何志森因为喜欢上了教书,决定回母校读博士。第一年他每天在电脑前面画各种很炫的图。有一次他回福建,看到路边的小贩用晾衣竿把盒饭传递给围墙后面的学生,当时就惊呆了:我们设计师设计的围墙,被一根晾衣竿就给捅破了!回到墨尔本之后,他开始对建筑和人之间的关系感兴趣,“我的博士论文用了四年时间,跟踪了一位在大学围墙上卖盒饭的小哥。我跟他一起工作、一起生活。非常荣幸的是,我毕业了。我的导师就是卖盒饭的小哥。”在这个过程中,何志森才慢慢读懂从小母亲跟他说的话——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一本书,每一个人都是你的老师。

  回国可以说是阴差阳错。在何志森博士汇报的时候,有一个老师问了他一个问题,他说你怎么把这些东西回馈到中国?“其实那个时候我是没有答案的,我真的不知道博士研究的这些东西怎么能回馈或者应用到中国的建筑实践。我观察的这些人群其实是被大部分建筑师忽略的。”博士论文答辩完成之后的一个星期,何志森就回国了,三个月内受到二十多个高校邀请,分享他的博士论文。

  2015年初,何志森发起了mapping工作坊,“很简单,工作坊的目的是想唤醒学生的同理心和洞察力。”第一次工作坊项目,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进行。那之后,他发现学生对工作坊的内容感到特别新鲜、好奇,“工作坊打开了一扇窗户,透过它,学生看到了建筑人性的一面”。何志森觉得所有那些最有用的知识跟经验,应该是在围墙之外、在生活之中,特别是对未来的建筑师们,“未来无论你设计什么,最终还是回归到人,人的使用、人对空间的感受”。他开始尝试用这一种流浪的工作坊模式来教书,虽然是一个不在计划中的事,但5年里一个接一个的工作坊项目,让他特别享受又惊喜。

  读建筑学,要到生活里“跟踪观察”

  何志森觉得读建筑学,最好的老师不在学校里,而是在生活中。普通平凡的爸爸、妈妈,也让他体悟到很多生活的智慧,“那些是教科书永远没有办法回答的”。

  搬到县城后,妈妈房前屋后都是花圃,她就请何志森每天移走一株花,自己开出空地种上菜。很快,邻居们也纷纷行动起来,种上自己喜欢的菜。这让何志森从中悟到,作为设计师,在设计一个空间的时候,首先要想到,是谁在用这个空间?什么是他们的真实需求?

  后来,何志森在广州竹丝岗社区和艺术家宋冬一起,发起了“民众花园”项目,“那里本来是一个放垃圾的地方,我们清理好之后,让居民自己设计一个花园”,为此他们组织居民种植活动,告诉邻里们,家里不用的器物可以带来一起改造社区里的公共空间。“刚开始居民是不愿意的,我们就带头把自己的植物拿出来种,摆给他们看。后面居民慢慢参与进来。”一段时间之后,整个场所都焕然一新了,马桶、浴缸、箱子、沙发……这些容器里都种满了植物。居民们也很高兴,觉得自己还有能力成为公共空间的主导者,而且情感和记忆都融入进去了。“两年的时间,他们有时间就过去维护和给路人讲解,真的把那个地方当成他们的家,每一盆植物都放了种植人的名字,他们都是这个花园的设计师。到最后民众花园的作用其实不只是一个花园,而成为了一个连接人与人的平台。前不久花园撤离的时候,好多居民都哭了。”

  最初带学生时,何志森发现,学生们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会比较不知所措,就觉得“我去理解一个人,跟他聊天就行了,为什么要去跟踪他们,还要跟他们一起生活呢?”

  但实际上,类似的方法在国外建筑学院或艺术学院是特别正常的事。尤其是在很多先锋的建筑学院里,“跟踪观察”是一个特别基本的能力。何志森发现很多学生养成了一种对着电脑、闭门造车的习惯,对于外面的世界,完全靠想象,而不去投入真实的世界,感受和理解真实的生活。

  每一次工作坊开始,何志森都会让每一个学生聊聊自己喜欢做什么,可以跟建筑根本没有关系。比如有一个学生说“我就喜欢做菜”,他就说“诶?那你可不可以通过做菜的方式,把你的想法表现出来?”有的女孩子说喜欢织毛衣,何志森就让她通过编织的方式,把这个建筑模型给做出来。

  “当学生找到自己兴趣点的时候,他就特别疯狂,所有的能量都激发出来了。”在何志森看来,做老师最难的是因材施教,“教书一定要想如何去激发学生的热情”,而不是“把自己会的那一套东西毫无保留地告诉学生就完了”。

  也因此,每一次工作坊第一天,何志森都有个雷打不动的分享——“让学生告诉我他们喜欢的东西是什么,然后按兴趣类别分组,兴趣相投的人分在一组。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投入到专业中去,他们才会真正地享受。”

  “你们的手还要不要?”

  广州扉美术馆的一墙之隔,有个老式的菜场。过去的11年,摊贩从来没有去过美术馆。

  2017年底,艺术家宋冬从北京淘到很多胡同平房拆了之后丢弃的门窗,运到广州,在美术馆跟菜场旁做了一个“无界的墙”。后来何志森在美术馆和菜场那里放上床,再放电影、吃饭、做展览。让何志森困惑的是,周围很多居民都过来了,但菜场的摊主们还是没有过来。

  正巧,何志森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有一门《菜市场改造》设计课程,他让学生跟摊贩一起生活、工作了两个月。一开始摊贩挺抗拒的,他们觉得“你一个研究生、大学生,来我这儿干吗?”觉得是在利用他们。

  一场暴雨成为打开心扉的转折点。

  “那天市场被淹了,有一个学生小马去菜场帮助摊贩们抬货物,让摊贩们特别感动。”从这一天起,摊贩真心地接纳了所有的学生,告诉学生他们的故事。“后面很有意思,我们把所有的故事都排列出来,发现大部分的故事跟摊贩的手发生了关系。于是我就鼓励学生们去为摊贩们的手拍照,然后我们做个展览,把手和故事呈现出来。”

  布展那一天的早晨,一个海鲜档的阿姨突然跑过来,站在门口问:“何老师我可以进来吗?”这让何志森特别感动,“这是我第一次看见一个摊贩,主动到我们空间里面来。”那天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所有摊贩都过来了,要知道这是他们一天里难得的休息时间。“刻满伤痕的手、弯曲变形的手、泡得发白的手……每双手都有一个故事。”

  第二天撤展的时候,一大早又有一个阿姨过来问:“何老师,你们的手还要不要?不要的话,我们想领回去,放到我们的摊位上。”那一瞬间,何志森意识到这些作品才刚刚开始,“她这一句话,给这些作品附上了一个全新的意义。”

1 2 共2页

编辑:高爽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

  • 杭州:假期体验传统文化

    2019年7月6日,浙江省杭州市青少年发展中心“Do都城”举办汉服传统文化节主题活动,小朋友通过穿汉服走秀、绘团扇、制作步摇、习射礼等环节,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 欢庆“六月六”

    7月8日,人们齐跳摆手舞欢庆“六月六”(无人机拍摄)。 当日是农历六月初六,湖南省张家界市举办土家族“六月六”民俗文化节活动。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优势栏目

    明清老街的“回响”

  • 优势栏目

    云南纪录片《戏影人生》获俄罗斯塞瓦斯托波尔“共同胜利”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