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艺术将与传统艺术融合共生——专访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创意

数字艺术将与传统艺术融合共生——专访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

2019-01-17 07:32:25 光明日报

  记者: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家提供了全新的创作媒介和理念。近期的艺术作品中出现了哪些数字化的新趋势?

  张子康:在艺术创作领域,数字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创作媒介和手段的革新,也给创作思路带来新思考,我们在讨论数字技术时,也许正在影响着它们。从白南准的多媒体创作到今天的数字时代,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家。今天的艺术家已经不仅仅是采用新媒体这样的简单形式,他们从创作理念到创作思想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这将成为新的时代最重要的创作艺术表达。

  举几个例子,在我们刚刚举办的“后生命”与“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两个展览中,艺术家和工程师合作,制造了一个可以画画的机器人,机器人采用纯数据控制,创作出类似涂鸦的作品。这个作品引导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艺术家会被机器人取代吗?还有一件展品叫“神经风景”,是数字重建神经元的视觉解释,作品通过将神经元数据转换为虚构的景观,对思想、记忆、情感这些无形的东西进行表达,从而建立无形的意识,与物理形成某种对应关系。这样的作品带给我们另外一个深层的思考:数字化是否可以形成生命?是否带来新的伦理?关于艺术家数字化创作的新趋势,我觉得神经网络运算、数字化生物科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本身也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

  记者:观众为何青睐新媒体艺术展览?数字艺术会逐步取代传统艺术吗?

  张子康:与传统艺术相比,观众从数字时代的新媒体艺术中可以获得互动性、体验感、参与感,这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吸引力。在未来,基于数字技术的艺术形式,不会取代传统艺术,二者会变为一种融合共生的状态。艺术不等同于科技,很难用线性的规律去界定和描绘其发展历程,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艺术的核心不是艺术语言与形式的表达,而是思想的呈现。

  记者:数字艺术和传统艺术在策展和布展方面有很大不同,您认为美术馆需要作出哪些适应性的调整与改变?

  张子康:美术馆是一个建立文化价值的平台,是心灵的栖息地。美术馆面对数字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应主动利用新的方式方法,有效地推动艺术的学术展览与公共教育。建立全方位、多层面、宽范围的开放式艺术博物馆运营和学习体系,通过“智识系统”开放艺术的边界,鼓励跨学科研究,来引导艺术与其他学科相连接,形成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学术研究展览方式。

  记者: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在创作时,是否会着重考虑数字技术的应用?

  张子康:去年央美的毕业展确实展出了很多融合数字技术的作品。这也说明,中央美术学院作为培养富有创造力人才的学院具有前沿性与学术性。应该说,数字技术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央美的学生在学习和创作时不可能不使用数字技术,但作品的创作过程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至于其中的重要程度,我想是因人而异的。

  记者:近年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新媒体展览,从观众数量、传播效果以及业界反馈来看,这类数字展览效果如何?

  张子康:近年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陆续推出的一些新媒体展览,都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应,从学术角度推动了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扩大了观众传播度。

  例如去年举办的“重拾游戏——首届功能与艺术游戏大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希望通过此次展览,整理呈现游戏艺术的文化议题,探讨今时今日游戏对视觉艺术及其他领域的深层影响,引导这一新鲜的艺术样态在艺术学术系统中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讨论。同时,我们希望公众在参观与体验展览的时候,注重那些以游戏手段介入教育、医疗、社会实践、想象未来等方向的功能性游戏,希望通过展览中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社会哲思,引导人们对游戏的未来,乃至人类的未来,产生一些新的思考,激发出更多可能性。还有,在“后生命”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上,提出了数字化时代中生命和数字融合问题、数字化伦理问题、大数据安全问题等等。以上这些展览都和我们周边的生活息息相关,又是具有前瞻性、先锋性的学术展览,未来我们还会继续举办。

  (本报记者 张云)

编辑:谷永光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临沂第二届全市职工迎新春文艺晚会举行

  • 优势栏目

    全总文工团为北京山水民乐艺术团提供艺术指导

  • 优势栏目

    重庆:古城焕发戏剧之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