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非遗过大年” 中外游客感受传统中国年-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创意

内蒙古“非遗过大年” 中外游客感受传统中国年

2019-01-14 07:31:23 中国新闻网

  社火秧歌、捏面人儿、舞龙、脑阁……13日,“首届非遗中国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莫尼山非遗小镇拉开帷幕,中外游客在春节非遗项目中感受浓浓的传统“年味儿”。

  开幕式现场挂满红灯笼,太平鼓舞、舞龙、舞狮,好不热闹。大人们跟着秧歌队扭起来,孩子们举着面人儿欢呼雀跃跳起来,一片欢腾。

  游客们也纷纷加入其中。来自山东的曾庆钰跃跃欲试想要参与到太平鼓舞中,他说:“这般热闹像是回到小时候过大年,姥姥剪窗花、捏面人儿,妈妈缝新衣、粘灯笼……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年!”

  呼和浩特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兰毅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道:“‘非遗中国年’这项活动从农历腊月初八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通过‘品·非遗美食’‘鉴·非遗文化’‘赏·非遗戏舞’等7项非遗传统文化活动,让中国游客重拾传统‘年’文化,让外国游客更加了解中华文化,传播华夏文明。”

  “什么是中国年?它不光是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一项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一代代传承,让这份文化变得越来越厚重,而不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让它逐渐变轻薄。”65岁的陈月喜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脑阁的传承人,活动当天,陈月喜指了指自己肩上“脑”着的外孙女如是告诉记者。

  韩国留学生朴恩焕和同学一起来感受中国年,对于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颇感兴趣,他说:“我好像突然明白春节为什么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了,它凝聚了太多中国文化的精髓。我希望面塑老师下学期能走进我们校园,让我们年轻一辈也有机会多学习传统文化。”

  呼和浩特市政府官方表示,首届非遗中国年活动以文化交流、展示、互动为主,将非遗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大力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据悉,活动期间,还将举办非遗项目展览展示活动、传统春节系列活动体验、非遗项目传承人传习互动展销活动等23项非遗中国年系列活动。(完)

编辑:吴葳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巴中南龛摩崖造像

    南龛摩崖造像,地处四川省巴中市城南1公里的南龛坡山,现存造像2553余尊。始于南北朝,多为唐代造像。

  • 福建举行少儿舞蹈美育成果展演

    福建省少儿舞蹈美育成果展演在福州市举行,集中展示近年来福建省持续开展少儿舞蹈美育工程成果。

  • 从卫浴到文创 产业转型实现新突破

    浙江省建德市一家传统卫浴公司,在2014年融入“文创+”概念,创办“铜师傅”品牌,转型设计制作铜工艺品,与国家博物馆、漫威公司、韩美林工作室等达成战略合作,开发出系列纯铜工艺品,销售业绩节节攀高。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云上巴拉》:藏族小山村的改革开放40年

  • 优势栏目

    巨晓林新书首发——《咱们为什么要入会——写给农民工的十二封信》

  • 优势栏目

    滇池上游湿地生态修复美如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