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博物馆成为生活新时尚-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创意

逛博物馆成为生活新时尚

2018-10-12 09:50:52 深圳特区报

  国庆长假深圳博物馆人流爆棚。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文 胡蕾/图

  曾经门庭冷落的博物馆如今成了香饽饽!国庆长假期间,人流爆棚的不仅仅是福田中心区上演的灯光秀,还有位于市民中心东翼的深圳博物馆。连续多日,深圳博物馆入口处大排长龙,场面蔚为壮观。据统计,国庆假期,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和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参观总人数多达12万。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深圳博物馆馆长叶杨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博物馆的吸引力将进一步突显。”

  国庆深博排队赶上网红餐饮店

  “前几年,假日到博物馆来参观的观众也不少,但远不能与这个国庆长假相提并论。”深圳博物馆黄阳兴博士感叹说。一个直观的数据是,国庆长假期间,想要进入深圳博物馆,至少要排10分钟的队。观众何小姐一家是从外地过来深圳旅游的,“10月1日这一天,我们想到深圳博物馆了解一下城市历史,没想到人这么多。”其实,博物馆排队在别的城市已经非常普遍,尤其是北京、上海。但凡有大的展览,一定是人头涌涌,等几小时都不奇怪。而在深圳,网红餐厅排队很普遍,博物馆排队的确不多见。

  因此,今年国庆长假深博排队这件事,让黄阳兴博士很激动,他还忍不住发了排队视频分享到朋友圈。“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大众对历史文化越来越重视。他们想知道,自己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而博物馆就是他们寻找身份认同,获得新知的绝妙窗口之一。”深圳博物馆馆长叶杨比较淡定,他对今年国庆长假深圳博物馆人流“爆棚”这件事的看法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他分析说,逢年过节,举家出游,老百姓在欣赏完自然风光之后,还能看什么?“博物馆是典藏人文自然遗产的文化教育机构,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在国外旅游,每到一座城市必看当地博物馆。”

  叶馆长上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毕业之后,就被分配到深圳从事文博工作。他见证了这几十年深圳文博事业的风雨变迁。“说实话,早年深圳博物馆的确观众不多,接待的多是外地旅行团。市民走进博物馆的意识很淡漠。”叶杨说。进入2000年之后,情况开始慢慢起变化。质的飞越发生在2008年年底,位于市民中心东翼的深圳博物馆新馆开门迎客。“从2008年之后,观众人流逐年增长。”叶杨分析说,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也与博物馆的建设有关。”

  《国家宝藏》助推带动博物馆热

  2017年12月起,央视播出的文化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带火了文博圈。一时之间,“千里江山图”“瓷母”“石鼓”“越王勾践剑”“皿方罍”等国宝成了人们议论不休的热词。这个节目也点燃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大家纷纷走进博物馆,看展成为一种时尚潮流。深博志愿者张小姐认为,今年国庆小长假深圳博物馆大热,与《国家宝藏》带热的“文物气候”不无关系。据悉,近日《国家宝藏第二季》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年底开播的节目,观众十分期待。

  《国家宝藏》可谓文博类节目的“综艺化”转型之作。叶杨表示,信息社会传媒力量大,“一档电视节目,做了我们博物馆人想做却暂时还未完全实现的事。”这件事,就是让文物活化,开口讲故事。而“文物活化”这个问题,早几年文博圈和媒体就一直在讨论。在内地博物馆、美术馆免费开放之后,如何做好展览,让观众能更深刻、全面地理解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以及其承载的历史意义,就成了当务之急。各地博物馆也做了许多尝试,如引入讲解员、通过多媒体方式展现、举办讲座等。

  “节目对博物馆的教育推广工作是很好的启发。”叶杨说。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自2017年12月初《国家宝藏》开播以来,通过“博物馆”搜索国内旅游产品的数据骤然上升了50%,节目中推介的文物,其文创衍生品销售额也大幅激增。在经济领域,有一个“博物馆经济”的说法,是指以博物馆或博物馆群为依托,将博物馆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有机融合的一种经济形态。随着《国家宝藏》的热播,博物馆经济初现端倪。叶杨认为,在信息化时代,与传媒、社会机构等形成合力,共同完成“活化文物”“讲好文物故事”的使命,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让观众一进博物馆就不想离开

  除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媒体的“神助攻”之外,叶杨认为,博物馆自身的建设至关重要。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要务之一。中国的博物馆在经历了“硬件设施大升级”之后,如何办好展览成为重中之重。“博物馆修得漂亮了,但是,提供什么展览给观众看才是关键。”

  叶杨说,展览是博物馆的软实力。一场优秀的展览既需要好的藏品,也需要好的展览设计,更需要对文物的挖掘研究和梳理。“对文物的研究是办好展览的基础,否则,一件文物,一个标牌,观众很难从中读取文物的历史文化信息。”自2008年年底,深圳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门迎客以来,这十年之间,深圳博物馆策划、引进的展览不计其数。其中,既有深博馆藏藏品的展览展示,更有与国内其他文博机构乃至国外的文博机构合作的展览。比如,这个国庆正在深博热展的“自然的力量: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藏古代玛雅艺术品”就是深博与美国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的合作成果。

  这场展览囊括了大量的玛雅珍稀文物,让观众看得直呼过瘾,有观众感叹说,去深博相当于去了趟美洲。“人们走进博物馆,发现这里有东西可看,看了还想看。能否做到这一点,考验的就是博物馆人的功力了。” 叶杨说。而对于博物馆假日经济这个现象,叶杨说这是大势所趋,但博物馆也需苦练内功,办好展览,做好文创开发,才能让走进博物馆的观众不失望,从看热闹到看门道,形成良性循环。

编辑:昕亚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我们的节日·中秋

    中秋佳节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增强文化自觉、塑造文化自信的重要节点。

  •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延禧宫

    一部清宫剧《延禧攻略》的热播,带火了线下故宫里的延禧宫,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景点。

  • 2018爱在七夕

    总会有人问,爱情是什么?是怦然心动的执着追求?是相互依托的幸福?还是温馨从容的夕阳红?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三国画家”陈荣 本周六教你画诸葛亮

  • 优势栏目

    敬老与乡愁

  • 优势栏目

    成都和巴黎、汉语和法语的相遇 想象力、创造力的“姐妹”花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