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们也可以建造天堂——读《圣殿春秋》-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图书

也许我们也可以建造天堂——读《圣殿春秋》

2019-01-14 07:44:19 中工网—《工人日报》

也许我们也可以建造天堂

读《圣殿春秋》

  郭建豪

  《圣殿春秋》以每年百万的销量持续畅销了26年。讲述的是12世纪英国一个叫汤姆的建筑匠,最大的愿望是造一座大教堂。几经波折,他终于抓住了一个机会。于是,在叫做王桥的英国小镇上,围绕着一座已经被烧毁的教堂,企图修建修道院的副院长,破落的贵族后裔、承建大教堂的工匠、谋夺收益的伯爵各方势力角逐,开始一段延续了数十年恩怨的故事。

  小说以英国第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建设为中心,全景展现中世纪日常百态。建筑街巷、餐饮习惯、市井生活,全部有据可查。50年的大教堂建造历史,以及围绕它的各阶层的生活和斗争,都交融在这部史诗小说中。

  但这部小说真正受世人青睐之处,是他带给人们的力量和希望。这力量,就是责任。整部小说,充斥着死亡、背叛、暴行和阴谋诡计。但小说的主题,说传奇也许轻佻,说悲壮也许煽情,说虔诚又显得迂腐,这1000多页的小说,最后沉积下来的,还是两个字——责任。是的,这是一个关于责任的故事。

  中世纪的欧洲,教会与国家是难以相容的两个势力,而作者依着这条主线,用无数人的情感故事表达了人面对艰难生活的抗争与不屈。彬彬有礼的修道院副院长菲利普为了自我与信徒的信仰修建大教堂的同时,还要与自私自利的主教抗衡;为了生存不断找寻工作的汤姆,还要面对恶棍的敲诈和不近人情的工头;被当成女巫的艾伦独自抚养杰克,住在森林里,但仍不忘追求幸福憧憬美好;哪怕是埃格尼丝死的临终遗言,也是要嘱咐她毕生所爱,给我建造一座美丽的大教堂吧。每个人都在追求,在寻找可供依托和祈祷的庇护所,却不知要遇上怎样的困厄。上帝用爱和怜悯,给世界带来希望,但世界的美好依然需要自己创造。

  小说所歌颂的正面人物,在全力以赴履行自己责任,甚至为事业深深着迷。为兑现对死者、对上帝的承诺殚精竭虑,并愿为之献出生命、贞操乃至所有。此处的“责任”,倒不是真正职业上或身份带来的义务,而是某种在内心深处感召人们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仅支持着主人公们去行动,去挑战,更带给读者强烈的灵魂共鸣,使我们内心也充满了力量。我们无法深窥生活的所有秘密。曾经你所失去后怨艾的梦想,也许在今后的人生中会以另一种馈赠回报你。这些都使你明白活着到底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当然,在这部巨著中,可供感慨的事物实在太多了。中世纪本身对于我们现在的读者来说太过厚重了,喜欢肯·福莱特的小说并非意味着爱上那个时代。我始终觉得,小说属于每个个体私有的,一千个读者眼中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情节里徜徉之后得到的答案才是灵魂涤荡后最真实的。这如同一句隐喻,汤姆死后,其继子杰克万分悔恨地跪在尸体旁,小说里写道:“汤姆所给予他的,绝不是吃住这类平常的东西。汤姆给了他一些独一无二的东西,是任何别人没法给的,甚至他自己的父亲也给不了;那是一种激情,一种技艺,一种艺术,一种生活方式。”

  “你给了我这座大教堂!”

  此刻,“大教堂”已不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人内心深处的最虔诚最伟大的象征。我想,肯·福莱特不仅神奇复写了一个时代,也在万千读者心中建起了一座大教堂——

  “它给了我一座大教堂!”

编辑:吴葳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云上巴拉》:藏族小山村的改革开放40年

  • 优势栏目

    重庆:古城焕发戏剧之春

  • 优势栏目

    巨晓林新书首发——《咱们为什么要入会——写给农民工的十二封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