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屏时代,给纸本阅读营造了诗意氛围-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图书

读屏时代,给纸本阅读营造了诗意氛围

2019-01-13 09:25:10 光明日报

  读者通过VR头盔体验数字阅读 陈晓根摄/光明图片

   【来自2019北京图书订货会的报道】

  日前,在2019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王维研究会副会长、著名古典诗词研究专家王志清教授开怀畅谈,引领大家思考“读什么”的问题。

  当前,传统阅读正遭遇新兴阅读的强大挑战。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以从未有过的快节奏和精准度,为人们提供阅读的即时文本,使阅读生活面临着根本性的改变,同时也令传统的纸本阅读受到强大冲击,造成了普通民众阅读的碎片化、肤浅化、即时性,并引致图书阅读量骤减的现实局面出现。但从某个角度看,这种“读屏”的现实,倒也给纸本的阅读营造了诗意的氛围。例如2016年央视连续推出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使得诗词阅读如火如荼,在中华大地刮起了诗词旋风。

  其实,商务印书馆早在2015年年初就推出了“古代诗词典藏本”,而相关策划更是在2011年年底就开始酝酿。此套丛书目前已出版11种,其中的《诗经选》《南北朝诗选》《王维诗选》《李白诗选》《杜甫诗选》《李清照诗词选》等很受读者喜欢,特别是《王维诗选》,出版后每年一印,尤为读者青睐。据悉,后续尚有刘跃进、蒋寅、曹旭、康震等学者所撰选本,值得期待。

  央视媒体所引发的全民参与的诗词热,制造了读诗的氛围,推动了爱诗风气的形成,反过来也会促进相关图书的热销,所以王志清认为,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商务印书馆以“阐释经典本身也要成为经典”为追求,将经典做成经典,成为时代阅读的引领,彰显出阅读的美学风标。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经典。经典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代密切相连。那么,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引领人呢?王志清以盛唐文宗王维为例,以自己研究王维所取得的成果现身说法,谦逊地表示:“不是我做得好,是时代好,遇上了好时代。”

  王志清在演讲中指出,“经典性”“审美性”和“休闲性”,是盛世阅读的时代风标,也是全民阅读认可的阅读价值观。

  所谓“经典性”,有两层意思,一是让本来就是经典的,再次流行,比如商务印书馆的“古代诗词典藏本”这套丛书,侧入的诗词,乃经典中的经典,文学中的文学,国学精髓中的精髓;再就是“阐释经典本身也要成为经典”的追求,以传统的诗词解读方式来做,将经典的阐释做成经典。

  所谓“审美性”,即阅读不仅给人以崇高感,还要给人以美感。当今社会,阅读主要是后者。文学回归文学,审美也回归到无目的的目的性之审美。常言文学是无用之学,就是它没有直接的目的性,没有现实的功利用途,但它又不是不指向目的的,它在给人精神愉悦的过程中实现它的目的。

  “休闲性”,这一点非常重要。休闲,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阅读的功能除学习进步外,还关乎人的精神趣味。阅读的目的除了思想进步外,很多则是为了消遣。阅读,改善全民的精神生活,涵养全民的精神气质,读以修为,读以快乐。因此,阅读已经开始成为一种真正的享受,成为诗意存在的一种生命形式,成为做一个有趣味的人、过一种有趣味的生活的根本途径。

  演讲最后王志清强调,生存不仅是一种现实的意义,更具有另一重超越的意义。当阅读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图书以及期刊也势必成为更多人的消费内容。

  (本报记者 谭华)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巴中南龛摩崖造像

    南龛摩崖造像,地处四川省巴中市城南1公里的南龛坡山,现存造像2553余尊。始于南北朝,多为唐代造像。

  • 福建举行少儿舞蹈美育成果展演

    福建省少儿舞蹈美育成果展演在福州市举行,集中展示近年来福建省持续开展少儿舞蹈美育工程成果。

  • 从卫浴到文创 产业转型实现新突破

    浙江省建德市一家传统卫浴公司,在2014年融入“文创+”概念,创办“铜师傅”品牌,转型设计制作铜工艺品,与国家博物馆、漫威公司、韩美林工作室等达成战略合作,开发出系列纯铜工艺品,销售业绩节节攀高。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云上巴拉》:藏族小山村的改革开放40年

  • 优势栏目

    巨晓林新书首发——《咱们为什么要入会——写给农民工的十二封信》

  • 优势栏目

    滇池上游湿地生态修复美如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