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 做偶像派,更要做实力派-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图书

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 做偶像派,更要做实力派

2018-09-27 07:56:51 人民日报海外版

  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外观

  新华社记者 白 禹摄

  图书馆中庭的“书山”一角

  新华社记者 白 禹摄

  绘本区一角

  郑 娜摄

  夜晚的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

  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提供

  “中国最美图书馆”“世界上最酷的图书馆”“全球终极图书馆”——自2017年10月1日正式亮相,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因鲜明的建筑风格,迅速成为人气极高的“网红图书馆”,吸引读者和参观者超200万人次。前不久,美国《时代》周刊精选了当今全球值得一去的100个新景点,滨海新区图书馆位列榜首,更是让海河之畔的这座图书馆进入了全世界的视野。

  颜值高,成网红

  9月24日,记者从北京乘坐高铁,来到了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正值中秋节小长假,中午时分,图书馆门口已经排起了队,以年轻人居多,也有不少小朋友和老人。

  进馆只需安检,不需要证件,通过速度很快。进入馆内,随即被中庭的设计吸引住眼球——

  层层叠叠的全白色阶梯,从地面延展到天空,足足有34层。阶梯自然而然构成了书架、坐席、阅读区,蜿蜒曲折,疏疏密密,无穷无尽,一眼望过去,仿若梯田,又好似海浪。极具科技感的视觉效果,让人有置身未来之感,“书山有路勤为径”“登高望远、求索真理”的隐喻又给人带来东方美学的意味。

  被“书山”围绕的是一个外径21米的巨大球体,立在中庭正中,意为“滨海之眼”。别小看这颗“球”,它是整个空间的视觉中心,表面分布着44万个LED灯,如同眼睛一般与城市对视。它还是一个报告厅,内部具有环绕立体声和数字放映功能,有82个伸缩座席,是图书馆开展公益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来了之后感觉比照片里看到的还要震撼。”从河北特意跑过来的张先生说。正因为有着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丰富的建筑语汇,滨海新区图书馆在开馆后迅速红遍网络,慕名而来的读者与参观者络绎不绝,日接待量最高时突破2万人次,一到节假日门口更是大排长龙,周边道路也会因此“瘫痪”,可谓近年来最火的“现象级”图书馆。

  如今,进入中庭,还可见大量人群流连在“书山”和“滨海之眼”之间。有人拍照留念,有人坐在阶梯上休息、冥思、欣赏景观,也有人戴着耳机听音乐、手捧书籍静静阅读。对于不同的需求,只要不违反规定,图书馆基本采取开放态度。

  新设计,新革命

  “开阔的空间体验是给大家最好的礼物。”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建筑分院院长,滨海新区图书馆中方项目负责人赵春水表示。

  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于2014年11月启动建设,由荷兰MVRDV建筑事务所与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及其他专项团队共同设计完成。

  无论外方还是中方设计团队都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以藏借阅为核心的图书馆,在功能上势必要发生变化。那就是除了承担传统图书馆的基本运作之外,同时还要为公众生活提供体验式、探索式、一站式的多元服务。

  荷兰MVRDV项目经理、建筑师张许慎说:“我们惯用的设计理念是希望将不一样的建筑功能混合,产生不一样的空间构成,带来新的化学变化。滨海新区图书馆也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在一个建筑当中置入一个演讲厅,周围形成像城市客厅般开放给公众的交流空间。”

  在赵春水看来,滨海新区图书馆正是从“阅读”到“悦读”的空间体验模式上进行的探索。以中庭“书山”为例,它不仅联系各个功能区块,满足了基本的阅览功能,同时创造了一个承载多种活动类型的均质化公共空间,读者的各种行为都可以在这个空间下找到适合的场所。

  虽然在一些细节上,还存在不少讨论,但是许多建筑学专家认为,滨海新区图书馆的设计推翻了公众对传统图书馆的定义,是对图书馆概念的扩充。“无论如何,滨海新区图书馆以其独特的中庭,改变了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城市文化建筑的常规印象,是很好的、值得广为传播与研讨的案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世界建筑》杂志社主编张利表示。

  固流量,靠实力

  滨海新区图书馆以其颠覆传统的中庭设计,短时间内形成一种网红效应,但这样的网红效应能够持续多久?吸引眼球之后,图书馆能否继续吸引大量访客和读者?这些问题,是图书馆界、建筑界以及媒体都密切关注的。

  “图书馆想要吸引大家重复使用的话,还是要回归阅读的本质。”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馆长张会凤表示。

  许多慕名到滨海新区图书馆的读者,进入馆内看了中庭,以为就结束了,其实并不是。中庭只占滨海新区图书馆很小的一部分。

  滨海新区图书馆共六层,一层为儿童、老年人和视障人士阅读区,二层为学习空间和展厅,三层是中文图书开放借阅区,四层为中文报刊阅览室和外文阅览室,五层是数字化服务区。目前,滨海新区图书馆藏图书数量近60万册,包括外文图书14150册、盲文图书1724册、古籍图书21782册。

  在儿童阅览室,记者看到不少中小学生正坐在书桌前安静地翻阅书籍。亲子区里,成千上万本崭新的绘本,陈列在造型各异的书柜里,供父母领着孩子阅览。偌大的空间里,一张空椅子都没有,全部坐得满满当当,一点儿也不比中庭的人少。“我每周都会来这里,两周借一次书,一次借四五本。”12岁的学生蔡小小说。

  除了传统的借阅室,图书馆内的智能化设备也是一应俱全。在一楼服务台,记者通过自助办证机,不到一分钟,就体验了只需身份证、无押金的超快速办证效率。还有书目自助查询机、图书自助借还机、图书自助杀菌机等行业内的先进设备,都给读者带来十分新鲜便捷的借阅感受。

  重服务,提内涵

  “滨海新区图书馆成为网红,反映了社会对于新型图书馆空间的一个渴望,也反映了图书馆转型的必然趋势。”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柯平表示。

  柯平认为,滨海新区图书馆作为一个新型的图书馆建筑,受到全球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已经发挥了文化地标的功能。应当利用现有影响力,进一步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真正发挥新一代图书馆的功能作用。

  “图书馆颜值高,成为网红图书馆,用互联网思维来说,是绝对有流量的,接下来怎么留住进馆的人流,就要靠加强内涵建设、提质增效。”张会凤表示。

  开馆一年来,滨海新区图书馆在服务上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图书馆全年无闭馆日,每周开放73小时,远高于法定标准要求。除提供借阅之外,图书馆还举办讲座、展览、阅读推广等各类读者活动共491场,培养读者阅读兴趣,引导群众读经典、读好书。今年5月,在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馆。

  2017年底,滨海新区图书馆启动了内涵提升计划,内容包括适度提高图书采购经费,丰富数字馆藏资源,增强服务能力,优化调整图书结构和馆舍功能布局,科学陈设、精细管理等。

  对于深受大家喜爱和关注的中庭区域空间,滨海新区图书馆副馆长刘秀峰介绍,下一步还会进行优化拓展,充分挖掘“滨海之眼”“书山”形象设计的品牌价值,积极开展新书发布、阅读推广等活动。

  “我们的目标是将图书馆打造成信息共享空间、教育学习空间、文化交流空间和休闲娱乐空间。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助推学习型社会的创建,逐步将图书馆建设成为国际视野、国内一流的智慧图书馆。”张会凤表示。

编辑:谷永光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我们的节日·中秋

    中秋佳节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增强文化自觉、塑造文化自信的重要节点。

  •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延禧宫

    一部清宫剧《延禧攻略》的热播,带火了线下故宫里的延禧宫,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景点。

  • 2018爱在七夕

    总会有人问,爱情是什么?是怦然心动的执着追求?是相互依托的幸福?还是温馨从容的夕阳红?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中外一家亲 欢乐迎中秋

  • 优势栏目

    贵州高校盲人乐团:用音乐寻找光明

  • 优势栏目

    第十届中华世纪坛中秋诗会举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