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读后:一部日记与一副对联-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图书

《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读后:一部日记与一副对联

2018-08-14 07:35:38 北京日报

  郑天挺(左)与胡适(中)摄于1948年

  一部日记与一副对联 

  ——《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读后 

  解玺璋

  近读俞国林先生点校的《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忽然想起一副历史悠久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读罢厚厚两大本日记,深感这副对联不仅是这部日记形象、生动的写照,也是这部日记的作者精神世界和人生经历形象、生动的写照。

  郑天挺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战前曾长期担任北京大学秘书长。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与学校同人困守北平四个月,后北大师生南下,他亦经天津,香港,入梧州,取道贵县、柳州、桂林、衡阳而抵达长沙。为了继续学业,他的五个子女则全部留在北平家中。这期间,他先后任教于长沙临时大学和西南联大历史系,不久,又担任了西南联大总务长兼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副主任等要职,教学、研究既不辍,并主持繁杂的校务、教务等工作。

  郑先生的这部日记,就从他抵达长沙后的1938年1月1日开始,直到抗战结束回到北平后的1946年7月14日结束。这些日记,其起讫时间,几乎与西南联大的八年坚守相始终。与我读过的,以极简著称的《徐世昌日记》相比,郑先生这部日记可谓精细而周详,所记包括家务、亲情、交友、出游,以及大量有关校务的事件和处理措施,读书、治学、授课、研究的细节,堪称一部治校、治学、治生的全景记录,亦是研治联大历史颇具独特价值的史料。

  这是当代中国所经历的不同寻常的八年。对一个深具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来说,山河破碎,国难当头,正是他们忧国忧民、报效国家的时候。郑先生在日记中就曾这样表示:“平生以天下自任,当此多难之会,进不能运筹帷幄,效命疆场;退不能抚缉百姓,储备军实。而乃烟瘴万里,纪雾晓征,外蒙却懦,内负胸臆,果何为哉?虽曰聚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以为悠远之图,此宿师大儒之事,又岂区区所可僭越者乎?”郑先生的这番话是有一点怅然若失的意味在其中的。他在另一日还写道:“自国难日急,学者好读遗民诗文,余则主读中兴名臣集,以为遗民诗文固可以激励正气,而中兴名臣之所作,于激励正气外,兼可以振发信心。当千钧一发之际,不有匡济之术,乌可以复兴哉?”由此亦可想见郑先生当时迫切的报国之心与忧国之情。

  当然,作为一个学者和教师,他的家国之忧思,是要体现在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之中的。他清楚得很,抗战建国的重任最终总要由这些学而有成的青年学子承担起来。而囊括了中国当时最优秀的三所大学——北大、清华和南开的西南联大,则无论师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所以,办好这所大学,不仅是为抗战凝聚精神力量,更是为了战后建国培养、储备人才。从日记中我们看到,郑先生为了学校建设、教书育人,倾注了全部心血,很少有午夜十二时以前就寝的,有时上床后还要读书一小时。他每天“入校治事”,去处理那些复杂、繁琐的日常事务和人际纠纷,不胜其烦;但并未影响正常的教学,即使是在跑警报期间,仍然见缝插针,尽量不耽误学生的学业。他不仅按时授课,耐心辅导,更利用晚间空闲时间,读书、备课、命题、判卷,而且,学有心得,便作为文章,尽可能地贡献更多的学术成果于社会。而学生中的厌学情绪,对政治活动的过分热衷,以及对学术“无大兴趣”,都让他忧心忡忡,坐不安席,并在日记中多次提及。他很清楚,当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大学是无法独善其身,专注于学术的。而另一方面,他也注意到,战时特殊的环境,以天下为己任的时代氛围,也为这些知识精英走出象牙塔般的书斋,融入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创造了条件,从而引起一代学风的变化,造成一种刚健朴实的学风。

  郑天挺先生是个学者,也是个书生,在他的生命中,读书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早在南迁昆明之前,他就在日记中写道:“此次南来,决意读书,以事务相强,殊非所望。”但事实上事与愿违,尽管他一再婉拒、推脱,仍然被安排了很多事务性工作。这样一来,读书就被挤得边缘化了。为此,他显得十分不安,在日记中他曾写道:“自移居校中,终日栖栖遑遑,未读一书,未办一事。翻检射猎,不足称读书也。工匠市侩之周旋,起居饮食之筹计,不足称办事也。常此以往,真成志气消沉之人矣。”应对的办法,是为自己制定详细的读书计划,不仅规定读什么书,而且规定何时读完,每天读多少页。如果有一天没有完成预定的计划,还要找时间补上。这也是他洁身自好,律己甚严的一种表现。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他在日记中自责,有一天他写道:“余自去年稚眉夫人殁,立志不打牌,少买书,以二者夫人尝相讽戒也。一年来牌已绝,而无用之书尚未能不购也,更记之以自警。”生活中,他的确不再做“麻将之戏”。偶然一次,因不忍扫朋友之兴,“打牌竟至通宵”,他便在日记中痛责自己,上纲上线:“中年以往之不可以过于荒嬉也。况举国糜烂,生民荼,余苟全边陲已属此生之玷,复嬉戏无节,更何心哉!勉之!勉之!不应更有第二次也。”

  郑天挺先生是一位历史学家,他的日记也体现了一个历史学家应有的严谨细致。无论是在长沙、桂林、蒙自、昆明,还是大理,每到一地,他都会详细记录当地的风土民情,生活细节,甚至定期记录鸡蛋的价格,为那个时代的日常生活保留了一份真实可信的记录。实际上,关于物价、薪资、补贴方面的记载,详实而细密,是研究抗战期间经济史的第一手材料。其中关于日机轰炸,教授、学生跑警报的记载,包括时间、地点、方式、人物诸要素,亦是研究抗战史的珍贵素材。这些细枝末节的记述,历历在目,生动有趣,读来深为那一代学人的精神品格而感动,并心向往之。

  日记中记载最多的,还是郑先生与众多学人的交往。梅贻琦、蒋梦麟、陈寅恪、冯友兰、汤用彤、傅斯年、潘光旦、董作宾、陈雪屏、钱穆、姚从吾、叶企孙、贺麟、雷海宗、林徽因、金岳霖、罗常培、闻一多、梁漱溟,等等,不胜枚举。今日治近现代学术史、教育史、文化史者,无不可以从郑先生的日记中得到线索,得到启示,或可钩沉出不少“交游考”,以补正种种史事之不足。尤其是所记与陈寅恪的交往,为还原陈寅恪在西南联大的生活场景提供了许多鲜活的材料。而陈寅恪在隋唐史研究方面对他的帮助,尤让他刻骨铭心。从这些学人的交往中,可见一代学人的心路历程和知识分子的卓然风貌。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红原:文旅融合为边远藏区发展破题

  • 优势栏目

    写历史的人步入历史 缅怀当代著名作家凌力二三事

  • 优势栏目

    虞顺祥:讲拉丁文的小熊维尼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