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济与《戊戌六君子遗集》-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图书

张元济与《戊戌六君子遗集》

2018-05-18 09:59:13 文汇报

  柳和城

  张元济与戊戌六君子有不同程度的交往,戊戌六君子就义,给张元济的思想带来极大震撼,同时也为他后来选择的人生道路定下了基调。1913年,张元济布置极司菲尔路新居东客室,精心挑选挂在墙上的照片,“戊戌六君子照在中间,‘谭嗣同复生’五个字写的特别大”,后还镌小印一方,文曰“戊戌党锢孑遗”。这些恐怕绝非偶然,而是基于对六君子的敬仰和对变法的纪念。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日(1898年9月21日)慈禧“训政”,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于瀛台。八月十三日(9月28日)谭嗣同、杨深秀、林旭、康广仁、杨锐、刘光弟遇害,血洒菜市口,时称戊戌六君子。几天后,户部尚书张荫桓、礼部尚书李端棻充军新疆,一场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夭折于胎腹。八月二十三日(10月8日),时任刑部主事、总理衙门章京的张元济奉旨革职永不叙用,不久离京赴沪,他所经办的通艺学堂也被并入京师大学堂。

  20年后的1918年1月,张元济辑编的《戊戌六君子遗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张元济把对当年维新战友们的深切怀念和祭奠之情,以及对现实的思索,都付诸这部遗集之中。

  一群时代浪潮弄潮儿

  张元济(1867—1959),号菊生,浙江海盐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少年时代随父母在广东度过,后回家乡。1884年春,应县试,得第一。同年参加嘉兴府考,得中秀才。1889年秋,他23岁时又得中己丑恩科乡试第十名举人。1892年春,他与朋友们来到北京参加壬辰科会试,顺利通过贡院初试、保和殿复试及朝考等考试,高中二甲第24名进士。不久,光绪皇帝召见钦定其为翰林院庶常馆庶吉士。十年苦读,他终于成了科举场上的一名幸运儿。

  1894年春,翰林院庶常馆散馆,张元济被任命为刑部贵州司主事。在国事日危的刺激下,他潜心于西学,阅读一切可以得到的西学书报,并广交友朋,互相切磋。当时康有为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幕。张元济后来回忆道:“丙申年(一八九六年,光绪二十二年)前后,我们一部分同官,常常在陶然亭聚会,谈论朝政。参加的一共有数十人。当时并没有会的名称,只是每隔几天聚会谈谈而已。”“那时候我在北京和一些朋友办一所通艺学堂……教授英文和数学,学生有四五十人。学堂聘请二位教员,一是同文馆的学生,另一位是严复的侄儿严君潜。‘通艺’二个字就是严复取的。”(张元济《戊戌政变的回忆》,《张元济全集》第5卷第232、233页,商务印书馆2008年12月)他所交往的一大批京官子弟,大都为维新人物。

  1896年6月8日,他在一封致汪康年的信中写道:“弟近读公羊,兼习公法。才智太短,进不能寸,惟志在必成,断不中止。英文已习数月,仅识数千字,而尚难贯通,前月业已从师,拟即日迁寓馆中矣。” (《张元济全集》第2卷第169页,商务印书馆,2007年1月)“读公羊”“习公法”,兼学英文,这正是通艺学堂学习的主要内容。公羊学,即今文经学,是汉代盛行的一种经学学派,其中心思想是倡导应变的公羊思想,与重考据、轻实践的乾嘉汉学相对抗。康有为的“公车上书”首援即《公羊》之义;谭嗣同的“仁学”哲学体系,其思想来源之一也是《春秋公羊学》。梁启超说他屡游京师,“最契之友”为夏曾佑(穗卿)、谭嗣同(复生),称赞夏“是晚清思想界革命的先驱者”(梁启超《亡友夏穗卿先生》,《夏曾佑集》下册,第114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而这位精通公羊学的夏穗卿正是张元济的挚友之一。

  从1893年的《夏曾佑日记》中,我们就能见到张菊生的名字。1896年后两人在京师期间,交往密切,“访菊生”“菊生来”“寄菊生信”等记载比比皆是。一些维新人物的聚会,两人常常均在座。后来夏到天津,在孙宝琦办的育才馆任教,又助严复、王修植主持的《国闻报》,时常往来于津京之间。凡夏至京都两人少不了见面聚谈,张去天津也总是第一时间拜访夏。两人一同“长谈”,一同访友,其中除浙江籍的友朋外还有严复、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等人。夏来京许多次就下榻于通艺学堂。[如1897年8月21日(七月二十四日)日记:“晨附汽车,发天津,晚至京城,寓菊生诸人学堂。”又如1898年2月11日日记:“附汽车入都,寓通艺学堂。晤菊生、书衡、螺舲作夜谈。”《夏曾佑集》下册,第699、704页]二人各自停留数日,几乎天天见面。

  张元济与戊戌变法的两位主角康有为、梁启超都有接触。他在政治主张上似乎更倾向于梁启超,对康的激进主张则多有保留。他后来回忆说:“那时守旧党派反对新政的空气已甚浓厚,我就劝康有为适可而止,不可操之过急,并劝他趁机会到南方去开办学堂,造就一批新的人材,将来自然有人帮忙,一面可以缓和缓和反对的势力,但康不肯听从。”(张元济《戊戌政变的回忆》)又说:“诏下之日,长素留居日下,日日鼓吹变法甚力。余谓长素,八股既废,千百年之锢疾一旦扫除,聪明才智之士必将争入学堂,讲求实学,一二十年后人才辈出,新政之行,易如反掌,力劝长素作一结束,不必更求其他,即日南下,尽力兴学。而长素不从,且益激进。”(张元济《为刘忍斋跋康长素札》,《张元济全集》第10卷第201页,商务印书馆2010年11月)显然张更倾向于“今之自强之道,自以兴学为先”的主张,与严复的思想更为接近。

  张元济与戊戌六君子有不同程度的交往。如林旭(暾谷),癸巳科福建乡试解元,于1897年10月从上海到北京,即来拜访张,交来汪康年的信,给张留下深刻印象。在给汪的回信中他说:“林暾谷交到手书,谨诵悉。林公下车即来,与谈数刻,绝无浮嚣气。其人可谓精锐矣。亦愿入馆读西书,从此又得一美材,可喜之至。”(《张元济全集》第2卷第186页)林旭后来加入通艺学堂学习,引为同志。又如杨锐(叔峤),夏曾佑的日记中已多次记载他与张见面时,这位叔峤经常在座。时汪康年、梁启超在上海创《时务报》,1898年1月,张元济与杨锐、冯志先在京代派上海寄来的《时务报》,代派处称《时务报》分馆,对人手与经费等都作了仔细规划。(1898年1月13日张元济致汪康年书,同上,第189页)

  康广仁(幼博),康有为胞弟,是一个性格刚毅、才干卓绝的维新人物,梁启超称赞他“精悍厉挚,明照锐断”(梁启超《戊戌政变记》,翦伯赞等编《戊戌变法》第4册,神州国光社, 1953年,第68—73页)。他早年曾在故乡经办不缠足会,1897年初又在澳门担任《知新报》经理,后又到上海倡设女子学堂和经理大同译书局,1898年初来到北京,协助其兄参与变法。百日维新中许多重要的变法主张,诸如策划联络英国,废除八股,改变生童岁科各试,乃至最后策动袁世凯包围颐和园等事,他不但是建言者,还是执行者。所有这些,局外人无从得知,而当事人却了如指掌,洞若观火。梁启超认为:“世人莫不知南海先生,而罕知幼博,盖为其兄所掩,无足怪也。而先生之好仁,与幼博之持义,适足以相补,故先生之行事,出于幼博所左右者为多焉。”梁氏还将康广仁同谭嗣同相提并论,认为六君子当中“惟复生与幼博为最。复生学问之深博过于幼博,幼博治事之条理过于复生,两人之才真未易轩轾也”(同上)。现在缺乏直接的史料证明张元济与他有过接触,但是在《夏曾佑日记》中也许能发现某种间接的联系。1898年5月16日(闰三月二十六日),夏曾佑从天津抵达北京。第二天,“访卓如,与卓如、孺博、幼博小饮”。下午即

  张元济辑编《戊戌六君子遗集》书影

  “访菊生、弟三、书衡,暮归”(《夏曾佑集》下册,第708页)。卓如,梁启超;孺博,麦孟华;幼博,康广仁。夏在京停留的三四天中,天天与张元济、康有为等见面,谈什么,日记没有记载,但可以想象都是变法维新的大事。不能排除康广仁在京的半年多时间内与张元济见过面。至于谭嗣同、杨深秀、刘光弟,也没有发现张元济与他们直接交往的史料,情况可能相同。这一群时代浪潮弄潮儿虽然主张不尽相同,经历、贡献与最后归宿各异,但是他们当时求新求变、救亡图存的改革信念是一致的。

  1898年6月11日,光绪诏定国是,实行变法。13日,翰林院侍读徐致靖上《密保人才折》,保荐康有为、黄遵宪、谭嗣同、张元济、梁启超。几天后,康有为与张元济先后被光绪召见。就在康、张被召见的当日,帝党首领翁同龢被逐出京,张元济就意识到朝局会有重大变化。虽然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弟四人入军机处,参与新政,包括张元济在内的维新派不断上奏折,向光绪提出变法主张;然而,后党已密谋政变。果然不久,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被扼杀于摇篮之中。“戊戌六君子”就义时,杨深秀49岁,杨锐41岁,刘光第39岁,谭嗣同33岁,康广仁31岁,来自福建侯官的“才子”林旭,年仅24岁。

  这一切,对张元济的思想带来极大的震撼,同时也为他后来选择的人生道路定下了基调。

1 2 共2页

编辑:昕亚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朗读者》助宗庆后成“浙江阅读代言人”

  • 优势栏目

    绽放青春风采 培养未来人才

  • 优势栏目

    斗牛狂欢节传递云贵非遗文化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