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一世多艰,寸心如水-中工文化-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文化

文艺

【艺评】一世多艰,寸心如水

2020-11-01 14:16:20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于忠宁

  近日,想看讲述诗词大家叶嘉莹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寻了好几家影院,方找到一个小小的仅有八排座位的影厅,里面零落地坐着四五个人。这部片子悄悄地上映,想必也是悄悄地下架,微薄的票房几可忽略。在热热闹闹的影院里,纪录片终究是寂寞的,哪怕它对准的是近百岁的文化大家。

  这部片子的成色如何,坊间有赞有弹,有人为之击节赞叹,也有不少人不以为然。在我看来,这么好的素材,这么妙的人物,最后出来的成品确有些散乱,过于追求形式,为美而美,略感失望。不过,这部片子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艺术性。影片导演陈传兴坦言,如果没人看这部影片他会很难过,有人看那就是对诗的散布、普及。他希望这部影片能让古典诗词的火焰再一次被点燃,至少那个火苗不能灭。

  的确如此,多年来传统文化呈式微之势,能有这样一群人愿投资、费功夫去拍摄我们的文化大师实属不易。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这部片子只是抛砖引玉,启发更多人去了解叶嘉莹先生近百年的人生沉浮、学术成就,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那么这部电影的意义就非常深远了。

  陈传兴为纪录片做题,用了唐朝诗人于良史的一句诗:“掬水月在手”。对此,叶嘉莹说,导演起的“掬水月在手”很有诗意:捧起水来,水里有月亮的倒影;但那不是真实的自己,只是水中的一个影子。

  叶嘉莹是谁?诗人痖弦称赞其是“穿裙子的士 ”,席慕蓉直言“她就是诗魂”,作家白先勇称“叶先生是引导我进入中国诗词殿堂的人”。对于这些赞誉,这位夕阳向晚的老人想必不会在意,她在《踏莎行》中写道:“一世多艰,寸心如水”,对于自己的一生,她已经有了最好的描述。

  在影片中,谈到清朝词人朱彝尊的两句词“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时,叶嘉莹讲道,这两句写出了人类最深层次的孤独,英文叫solitude,这种最本质的孤独可以跨越文化和时空而相通。人生多艰,谁也无法逃避离别与孤独。叶嘉莹一生不断经历亲人师友的离去之悲,“炎天流火劫烧余”,尤其是女儿离去时,她深尝“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的悲凉。一场场别离,未尝不是《庄子》中的场景:“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从此远矣。”然而,这种孤独不仅没有导向心灵的逼仄,反而让叶嘉莹走出“小我”,去感发“大我”的世界。

  《掬水月在手》着重谈了叶嘉莹创造的一个词——弱德之美,讲述了叶嘉莹经历了诸多人生变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弱德之美。可惜的是,叶嘉莹诗词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兴发感动”却没有被提及。叶先生常说,古典诗词带给她生命的兴发感动,这种感动帮助她度过人生最艰难的苦厄,带给她对世界、对人生最博大的感怀,一生致力于用学识授诗词之业,更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传古诗之道。

  近些年来,人们对古典诗词的学习热情日渐复苏,但是对其艺术精神还是有些隔膜,多少人认为学习古典诗词是为了陶冶情操,获取美的体验。然而,中国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诗者创作讲究除了“丹采”的润饰之外,还要具有“风力”,也就是由心灵中感发而出的力量。古典诗词给叶先生最深的馈赠,正是洞悉小我人生的通透,恢廓小我心胸的博大。

  叶嘉莹对杜甫推崇备至,她解读杜诗时,讲到杜诗中漂泊之叹、身世之悲,联系着家国忧思,对万物之关切,沉郁的诗句有着热情真挚的感发力量,这是中国精神文化中最宝贵的遗产。叶先生就是中国文化最好的继承者与传承者,“我留下的这一点海上的遗音,也许将来有一个人会听到、会感动,现在的人都不接受也没关系”。

  “软语叮咛,阶前细草。落梅花信今年早。 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掬水月在手》中,记录了叶嘉莹与恩师顾随的诗词唱和。顾随讲道,“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这种一代一代士人传承的品格和持守,让我们看到了古典诗词里,乃至传统文化里蕴涵的精神光芒和风力。

编辑:韩瑞敏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20年七夕节

    以民间故事为载体的七夕节,是中国人歌颂美好情感、追求幸福生活、推崇责任担当的节日,始于上古,传承至今。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大暑”: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优势栏目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 优势栏目

    小满: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