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有望成为年轻人的新“潮牌”-中工文化-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文化

文艺

诗词有望成为年轻人的新“潮牌”

2020-10-15 17:44:43 来源:羊城晚报

  来源:羊城晚报

  叶嘉莹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研讨会上专家热议

  诗词有望成为年轻人的新“潮牌”

  羊城晚报记者 李丽

  一部由广东出品、台湾导演陈传兴执导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未映先火,吸引了电影界和文学界不少人的目光。在当下,中华诗词与人们的关系如何?而这部以中国诗词研究大家叶嘉莹为主角的《掬水月在手》,普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又应该以怎样的角度去欣赏?

  近日,湾区电影观察系列之“诗境人生——叶嘉莹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研讨会”在广东文学艺术中心举办,多位专家和学者观影并展开研讨。研讨会由广东省文联指导,广东省文艺研究所、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粤海风》杂志联合主办,广州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东方所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美学学会协办。

  诗词救了她,她何尝不在救诗词?

  《掬水月在手》是96岁叶嘉莹唯一授权的传记电影,记录了其多艰又坚韧的一生——她经历了战乱、国难、离乡、去国,早年丧母、中年失女等苦难,仍不遗余力致力于诗词教学和传播。影片曾入围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纪录片单元,将于明日公映。(详见《羊城晚报》10月14日A14相关报道)

  “诗词救了叶先生的命,但她何尝不是在救中华诗词的命?”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表达了对叶嘉莹人生态度的欣赏。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秘书长郑大卫感慨,叶嘉莹将一生“许配”给了诗词,还当场赋了一首藏头诗:“水月光影形态可掬,诗传歌咏才华积聚。嘉兴千秋欢声笑语,莹亮温和情寓心曲。”

  广东省文艺研究所副所长、《粤海风》杂志主编卢瑜认为:“影片呈现了一种‘弱德之美’,水是其中重要的审美意象。在我心目中,叶先生已经超越了性别和文化的藩篱,是一名‘从一合十’的‘士’。”卢瑜解释,汉字“士”由“一”与“十”组成,可理解为推己及人,从一合十。

  东方诗意叙述美学,人活成了诗

  与会者认为,《掬水月在手》找到了东方诗意叙述美学之路:画面平静却令人震撼,古迹、壁画、浮雕、字画等大量空镜赋予遐想空间,整体上达到了人格魅力、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高度同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滕威指出:“片子的调性、文理和质地都是中国式的,是用叶嘉莹的方式拍叶嘉莹。”广东省文艺研究所副研究员易文翔认为,影片的风格气质与传主本人十分贴合,“将人生活出诗的模样,莫过于此”。

  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副会长刘海玲指出:“导演用古韵雅乐、画意诗情营造了空谷足音的光影意境,是谓‘诗境人生’。”中山大学教授张海鸥对片中叶嘉莹的多段诗词吟诵印象深刻,认为其“用生命在吟诵”,“把生命和诗融合在了一起”。

  叶嘉莹曾在南开大学教书,该校教授周志强也通过视频参与了研讨:“《掬水月在手》带来回溯人生、宛如初见的感觉,仿佛观众第一次来到世上,带着一双好奇的眼睛在观察。”

  诗词为现代人提供安顿身心指引

  电影出品人毛继鸿坦承他对《掬水月在手》的期待:“商业只是手段,文化才是目的。尤其在疫情之后,更该思考用怎样的精神、态度、文化去滋养和传承我们的文明。叶先生的诗境人生为当下人提供了安顿身心的方式和指引。”

  广州大学教授孔令顺表示:“中国传统文化需要记录、传承、传播、弘扬,而电影是国际化的一条好路径。”广东省文联副秘书长、创研部主任梁少锋认为,大湾区开放的格局、雄厚的资本、高端的技术和专业的人才,都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开创更好的局面。

  讲述诗词的电影能否在年轻观众中流行?南方传媒学院执行院长李贺和广州大学副教授周文萍均乐观认为,“90后”和“00后”中,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其实相当多,而诗词有望成为年轻人的新“潮牌”。还有专家支招,可以叶嘉莹先生为主题,召集大学生们读诗和观影,甚至为青少年观众剪辑一部“青春版”《掬水月在手》。

编辑:李学平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20年七夕节

    以民间故事为载体的七夕节,是中国人歌颂美好情感、追求幸福生活、推崇责任担当的节日,始于上古,传承至今。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大暑”: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优势栏目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 优势栏目

    小满: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