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艺师傅杨学红:老手艺新传承-中工文化-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文化

文艺

布艺师傅杨学红:老手艺新传承

2020-06-01 15:50:51 来源:银川晚报

  布艺制作人杨学红:老手艺的新传承

  记者闫茜文/图

  蓝色烫金花面料,搭配做旧金属链条和流苏,一款古香古色的口金包在杨学红手中完成。作为杨家布艺的传承人,杨学红爱这项传统手工技艺,不仅继承下来,更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让这手艺更有新意。

杨学红

  奶奶的手艺带着温暖

  杨学红的布艺是跟着奶奶学来的。她说,奶奶自幼生活条件优越,小时候不参与农活,但女红尤其好。后来奶奶年岁已高,眼睛不如以前了,难以操持一些缜密的针线活,却依然坚持为孩子们缝缝补补。家中大到门帘、床单、被套,小到衣帽、鞋子等生活用品,都有奶奶的手艺。

  在杨学红的记忆中,奶奶总是穿一件斜襟衣裳,衣服的扣子上挂着一只葫芦形状的针线包,上面有精致的花卉图案,配色非常柔和,针脚也很细腻,搭配着细顺的流苏,显得很是精致。这只针线包是奶奶年轻时候自己绣制的,她总是随身佩戴,使用了几十年。

  从小在奶奶家长大的杨学红,对奶奶一针一线缝补的样子最熟悉不过了,特别是这个针线包,像一个符号一样,烙在她的脑海中。“下午一两点太阳比较好的时候,奶奶会坐在门口,把孩子们都叫到面前。虽然眼睛不好,心里却很清楚谁的衣服破了,谁的鞋该补。我的印象中,奶奶的话不多,永远都是静静地缝补着。”杨学红说,受奶奶的影响,她从小就对针线活很感兴趣,七八岁开始帮奶奶和姑妈绕线、绣花,这项爱好一直伴随杨学红成年。直到2014年,杨学红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布艺工作室。

  有“新”也有“心”的礼物

  杨学红说,她奶奶做的布衣制品,多以传统为主,到了姑妈这一代,渐渐有了创新。“姑妈会将旧衣服的毛领剪下来,给孩子的鞋上滚个边,再拿两个毛球缝在鞋带上,孩子们蹦蹦跳跳时,更灵动了。”

  到了杨学红这一代,她一直在思考着,如何为老手艺结合一些现代的元素,研发文创产品成了她每天绞尽脑汁去做的事。2016年,杨学红姐姐即将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她打算送自己的博士生导师一件不一样的毕业礼物,便把这件事拜托给了杨学红。

  杨学红觉得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跟老师的形象非常吻合,便开始了创作。最后,她制作了一套鼠标垫和鼠标枕,上面绣着莲蓬、荷叶以及荷花。其中荷花的叶脉用宁夏本地的绣法,花瓣则采用抽出技法,效果看上去立体感很强。

  导师收到后爱不释手,杨学红的创作也一发不可收拾。后来她又相继研发了荷花样式的茶垫,以及钥匙卡包、口金包等迎合市场需求的商品。

  大胆尝试设计新潮

  杨学红的布艺虽然以文创产品为主,但技法依旧以“老样”为主,除了有宁夏本地布艺的特点,还借鉴了甘肃和陕西的布艺特色,颜色大胆、夸张。

  2016年,杨学红在镇北堡西部影城有了自己的店铺,每天都能接触到天南海北的客人,也吸收了顾客们的建议,做出来更有新意的东西。

  “之前一位南方顾客注意到我做的布艺收纳盒,那个收纳盒我用东北大花布做的,颜色非常鲜艳夺目,这位顾客建议我尝试一下上海的老土布,这种布料以蓝色为主,非常简单、素雅,我接受了她的建议,没想到做出来的产品卖得格外好。”她说。

  那时候,杨学红开始研发一些年轻人喜欢的产品,比如在U盘袋上绣花时,摒弃牡丹,选用雏菊、薰衣草等小清新风格的花卉图案。同时,杨学红也不会浪费任何一块布料,做大件剩下的边角料,可以做成年轻人喜欢的耳环、香包、挂件,或者拼布坐垫,非常受欢迎。“这就是咱们传统手艺的魅力,虽然老,但不会过时的。”杨学红说。

编辑:高爽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 始惊三伏尽 又遇立秋时

    经历了一段时间夏季酷热的考验后,8日终于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大暑”: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优势栏目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 优势栏目

    小满: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