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隔离病毒的“武器”-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艺

口罩:隔离病毒的“武器”

2020-02-14 19:18:37 北京日报

  当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必须从每个人做起,正确使用口罩能有效阻断病菌通过飞沫传播,口罩也因此成了人们出门时必不可少的防护“装备”。纵观数百年来口罩的每一次发展进化,背后都是一部惨烈的人类与疫病的搏斗史。戴口罩,不仅是对自己的保护,更是对大家的保护。

  意图吓跑瘟疫的“鸟嘴”

  半遮面、掩口鼻——历史记载最早的口罩雏形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当时的口罩并没什么技术含量,只是在脸上绑块布片而已。当然,用途也大相径庭。现代人使用口罩是为了隔离病菌或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保护自己不让病菌侵袭;而古人是为了保护他人或以示尊敬,才会使用布片遮掩口鼻。如古波斯人的拜火教认为普通人的气息是不洁的,因此在进行宗教仪式时要用布包住脸。在伊朗的一些波斯教古墓浮雕中,祭师也戴着“口罩”。

  公元1275年,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旅行至中国,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盛情款待。在宫廷宴席上,他看到侍奉饮食的侍从一律用蚕丝和黄金丝织成的“绢布”遮住口鼻,经询问得知这是为了防止侍从呼出的浊气污染食物。这段有趣的经历,在他回国后便记录于《马可·波罗游记》(又译为《东方见闻录》)中:“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尽管“绢布”所用的蚕丝和黄金丝现在看来足够奢侈,但实际上发挥的不过是口罩的部分功能。

  “口罩”被率先开发应用于卫生防疫方面,是在14世纪的欧洲。当然,它的背后是一场惨烈的人类抵御瘟疫战。

  中世纪,一种烈性传染病——鼠疫肆虐欧洲,由于不明传染源,隔离、奔逃都无法有效制止疫情扩散,欧洲人民全面陷入恐慌,甚至一度认为是来自上天的惩罚。从14世纪40年代开始,这场传染病给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在欧洲约有30%至60%的人因此而死去, “黑死病”就是人们为鼠疫起的另一个名字。直到18世纪,它才渐渐从欧洲消失。

  当时,在一些地方,“尸体大多像垃圾一样被扔上手推车”,异常悲惨。延续百年不停的鼠疫暴发击溃了中世纪的社会秩序,由于教会在鼠疫流行中的处理无力,神权逐渐失去影响力,居民中研究医学的人开始增加。很多人还承担了处理尸体的工作,他们不得不采取一些自我保护,一般用麻布或者棉布来遮掩口鼻,以隔绝尸体的腐臭。可想而知,其防护效果甚微。

  16世纪末,鼠疫又一次在欧洲暴发,而且传播面积更广。在经历了两个世纪的研究之后,医生们发现这种病症是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的。

  直至1619年,法国医生查尔斯·德洛姆发明出一套防护衣,要求医生在治病时都穿上,尽可能减少他们的感染死亡率。这就是著名的“鸟嘴医生”——头戴黑色的斗篷帽,从头到脚的长袍都是由涂过蜡的帆布制成,有时也用皮制的,用来保护身体;双手用巨大的手套包好,并在手腕和脚腕处用绑带扎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状如鸟嘴的面具,其内部凸起部分是装了香料和草药的布袋,布袋上有时还洒香水,用来隔绝有毒空气并减少异味,面具的眼睛由透明的玻璃构成。“鸟嘴医生”诊病时,手持长木棒挑开患者衣物查看病情或指挥其如何疗病,而不会用手直接接触患处。

  这种鸟嘴状面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充当了口罩,有些医生也会在填充物中加入独家“秘方”,但作用有多大不得而知。至于为何要做成鸟嘴状,有一种解释称,“携带瘟疫的恶灵隐蔽在鸟的身上,而这些鸟会被形象更加凶恶的鸟嘴面具吓跑”。

  发现细菌方有口罩

  尽管口罩雏形出现得很早,但受医学水平的限制,在随后的几百年间口罩并未真正发挥其医用价值。口罩真正被用于医学,则是近代的事情。

  19世纪,医学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世界各地出现了大量新技术并被逐渐普及。如手术的领域不断扩大,外科医生不仅能对外在器官动手术,而且对体腔内的一些病症也能处理。从表面来看,这确实值得盛赞。但遗憾的是,虽然手术很成功,但患者会因术后感染而死。当时,无论是新发明的还是成熟的手术,术后死亡率都超过50%。如在法国巴黎的截肢手术,死亡率高达66%。甚至还有医生放话:“当一个人躺在手术台上接受手术,可比上战场奋勇杀敌的死亡率更高。”

  这是为什么?众多医学从业者百思不得其解。当时,世界上还没有细菌学说,没有人知道我们身边存在一群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大军。

  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表了“关于乳酸发酵的记录”,这是微生物学界公认的经典论文,推翻了被奉行许久的“自然发生说”,证实有些微生物会导致食物分解腐败,而发酵作用正是由于微生物引起的。可能人们当时未曾想到,这为之后的细菌防护型口罩的发明和应用打下了理论基础。

  1895年,德国病理学专家弗鲁格指出,“从外科医生咽部和龋齿中可以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讲话时唾液内的细菌会污染伤口。”他的学生还做了一个临床实验证明,如果医生不戴口罩,在培养皿45厘米至60厘米外高声演讲、2米外咳嗽或6米外打喷嚏时,培养皿内均有细菌生长;每次张口说话都可播散到空气中许多细菌。以此为基础,德国外科医学家米库里兹同年提出,在做手术时,外科医生应该将自己的口腔、鼻腔、胡须等部位用消毒纱布遮住,这也被称为“米库里兹氏口罩”。这是现代意义上有记载的首款医用口罩,此后“戴口罩”成了医护人员的标准形象。

  由于纱布紧紧包绕着鼻腔和口腔,使用时很不舒服。后来,米库里兹的学生胡博纳等人把纱布剪成长方形,在两层纱布中间放置了一个细铁丝支架,使纱布与口鼻间留有间隙,解决了佩戴口罩呼吸不畅等问题。再把两根带子缝制到支架两侧,以便固定在使用者的头上。

  两年后,法国医生保罗·伯蒂在经过多次实验后发现,6层纱布的口罩才可以有效预防细菌经飞沫传播。他将改良后的口罩缝到手术服的衣领上,用时只要将衣领翻过来即可。但这种口罩需要用手一直按压,极为不便。后来,他在口罩两侧增加了两条可以自由系结的吊带,下边部分牢牢缝在手术衣领上,上面可系到头部。至此,现代医学史上的口罩基本形成。

  口罩挽救了一座城

  有人说,在我国首个发明口罩的人,不仅救了无数人,而且还救了一座城。这话,并不夸张。

  1910年冬,在我国北方新兴城市哈尔滨,一场浩劫悄然而至——很多人不明不白地死去。感染者初始会头疼、胸闷、发烧、干呕等,直至窒息死亡。一时间人人自危。

  这场瘟疫从俄国贝加尔湖地区沿中东铁路传入我国,以哈尔滨为中心迅速蔓延开来,短短4个月扩散到5省6市,死亡人数达到6万多人,仅哈尔滨市就有5272人丧生。时值隆冬,哈尔滨大街上的积雪有五六寸厚,一排排棺木和尸体露天停放着,如长蛇阵一般绵延数里。

  时任清政府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副校长)、剑桥大学医学博士伍连德临危受命,担任清政府全权总医官,赴哈尔滨组织抗击瘟疫。12月24日,在到达后的第三天,为了弄明白疫情的来源,伍连德和助手决定冒险解剖患病尸体。在一间贫民窟里,他进行了中国医生的第一例人体解剖,获取了重要的脏器和血液标本。几天后,伍连德从显微镜中发现了大量鼠疫耶尔森菌,更加确定这次流行的是肺鼠疫,传播途径是直接通过人际间呼吸和飞沫。与欧洲鼠疫不同,那是由黑鼠身上的跳蚤携病菌引起的。

  伍连德认为,要切断传播途径,最明智的做法是将肺鼠疫感染者与健康人群隔离开。于是,他对哈尔滨进行全面布控,尤其是重点区域的所有公共设施,旅馆、饭店、商店均全面消毒,对病人和家属实行严格的隔离,并对患病尸体采取了火化的处理措施。

  同时,伍连德还设计发明了棉纱做成的简易口罩。其实,制作方式很简单,就是将约9寸宽的普通外科纱布剪成3尺长,每条顺长折成双层,中间放置一块长4寸、宽6寸、厚半寸的棉花,再将纱布的每端剪成两条,使之成为两层状的纱布绑带。使用时,以中间有棉花处掩遮口鼻,上下两端的绑带,分别经耳朵上下处系于脑后。

  设计之初,伍连德曾将口罩的绑带设计成两端各三条:上方两条沿耳上方系在脑后,中间的沿耳下系在颈后,下方的则向上系在头顶。为使用方便,不久后他将绑带简化成两对,而防护作用依然。这样一款自制口罩,简单易戴,价格低廉。伍连德调动了大量人力物力,确保口罩源源不断地供应社会,很快被大众接受。这种加厚的口罩,后被称为“伍氏口罩”。

  伍连德创立的防疫模式为整个东北乃至全国做了一个表率。随后,各省市纷纷仿照他的治理方法建立起防疫体系,给不同病情的病人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治疗,避免他们之间的交叉感染。就这样,不到4个月的时间,一场数百年不遇的鼠疫灾难终于被制服。在那个没有抗生素,经济、医疗卫生环境都无比落后的年代,几乎不可思议。要知道,即便是现在,鼠疫仍被列为甲级烈性传染病(SARS是乙级)。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成功控制传染病的行动,伍连德功不可没。在1911年4月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上,这种方便、实用的口罩受到各国专家的赞赏:“伍连德发明之面具,式样简单,制造费轻,但服之效力,亦颇佳善。”

  2007年,诺贝尔基金会官方网站公开了部分诺贝尔奖候选人资料,从中可以查询到1901至1951年度生理和医学奖候选人情况。获得提名的科学家中只有一位中国人,他便是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中国检疫事业创始人——伍连德。

  一场流感让口罩走向大众

  从医生专用工具变成公众常备物品,口罩走进千家万户的过程,伴随着一场“史上最可怕的传染病”。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进行了4年,处于血雨腥风中的欧洲,从马恩河、索姆河到凡尔登,无数年轻的生命终结于烽火狼烟中。虽然欧洲各交战国早已筋疲力尽,并付出惨重的代价,但战事依然胶着,看不到结束的迹象。已经被连年大战折磨得精神麻木的人们,无论如何也预想不到,一场比战争还可怕的灾难正尾随而来。

  这要从1917年4月说起。大发战争财的美国宣布加入参战行列,宣战后,美国开始大规模的全国动员准备,士兵从原有的18万人扩征到350万人,各地不得不建起巨大的军营,用来训练大批远征军。只不过,为了应战,这些匆忙建起的兵营拥挤不堪。

  次年3月,第一例流感患者在全美第二大军营——福斯顿军营发病,发烧、嗓子肿痛,医生认为不过是普通感冒。然而,接下来的情况出人意料,三周后就有1100人因病重需要住院。很快,24个大型军营里都暴发出流感。由于当时欧洲战事吃紧,美国政府并未因此停手,共有150万美军被陆续派往欧洲参战,但他们中有很多人未能活着登上欧洲大陆。

  流感病毒随着美军的到来,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欧洲大陆,并向全世界扩散,造成人类历史上的一场空前灾难。最终,这场被称作“西班牙流感”的传染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估计共造成全世界5000万至1亿人死亡。

  之所以称之为“西班牙流感”,并非因为疫源地在西班牙,而是因为当时该国是中立国,未对疫情信息进行封锁,所以很多消息都来自西班牙。这次流感先后对人类发起了三波攻击,时强时弱。由于缺乏有效的隔离措施与防护手段,不少普通病人和医护人员因交叉感染而患病,从而进一步加重疫情的蔓延。

  西班牙流感后期,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防疫的重要性。在美国发放的宣传画上,就标出了戴口罩,或用棉布掩住口鼻的正确做法;而日本的海报则更为直白:不戴口罩就没命了!

  口罩成为预防流感的重要工具。普通平民被强制要求戴上口罩,虽然只是简易款,以今天的防护标准来看,其抵御病毒侵袭的效果并不怎么样。但不可否认,口罩变成了全民用品,其作用也从“防止他人不受感染”进化为“保护自己不被传染”。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们日以继夜地制造出数以万计的口罩,电车售票员会拒绝让不戴口罩的乘客登车。

  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口罩继续发挥着更多防护作用。1952年12月,持续了多天的严重空气污染造成英国伦敦上万人死亡,口罩成为在雾都中生存的必需品。口罩材料也在对抗污染的过程中不断进化。上世纪六十年代,无纺布口罩诞生,所用材料主要是静电纤维滤棉。此外,各国陆续颁布了职业健康法,通过各种措施推动现代口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

  特别是在有传染性疫情发生后,口罩“排头军”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觑。无论是SARS、埃博拉、禽流感、甲流,还是在这次全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斗争中,小小的口罩正在努力帮助人们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如今,口罩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个年产值超百亿元的成熟产业,从贴合度、过滤效果到舒适性均在不断改善提升。近年来,口罩的技术含量逐渐增加,除了医用外科口罩外,防尘、防花粉、防雾霾,甚至防紫外线、清凉感等个性化品类也全面上市。

  域外来风

  口罩成了“社交防火墙”

  在日本街头,经常可见戴着口罩的行人,男女老少均不在少数。这让很多外国人尤其是欧美人难以理解,为什么日本人酷爱戴口罩?

  近年来,日本戴口罩的人激增。一项调查显示,同样是在流感高发期,2008年有18%的日本人因担心染病会在这一阶段几乎每天都要戴上口罩;而三年后这个比例上升到了30.6%。据统计,2018年日本的家用口罩消费量为55.38亿个,销售额约358亿日元。也就是说,平均每人每年消耗40多个口罩,堪称世界第一大口罩消费国。

  那么,这些口罩都用于何处呢?

  在日本,花粉过敏算得上是“国民病”。根据一家制药集团的调查显示,该国约有3000万名花粉过敏患者,平均每四人中就有一人备受过敏折磨,最严重的集中于东京、大阪、静冈等地。每年春季来临前,药妆店都会设立专柜,售卖对抗花粉过敏的各类产品,如口罩、过敏药等。致敏源就是广泛栽种的杉木,当大量花粉飞散到空气中,人们吸入后便很容易出现敏感。口罩则能有效阻隔尘埃和花粉。因此,每年2月起,日本就有更多人外出戴口罩,严重的还会服用抗过敏药物或喷雾等来缓解过敏症状。

  随意走进一家药妆店,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口罩定会让人眼花缭乱。其中,有一些是专为女性设计的。一家美容公司的部门负责人表示:“有越来越多的人戴口罩已经不是为了预防流感,而是为了追求时尚。”该公司销售了一款“小脸口罩”,能够让下巴到耳朵的曲线更加圆润,让脸显得更小,深受年轻女性欢迎。

  除此之外,在日本还有人戴口罩是完全看心情的,这种口罩则被称为“伊达面罩”。这种口罩一般较小,只遮盖鼻头及以下的脸部,多采用纯棉布制成,价格便宜。日本社会学者分析称,内向的日本人不喜欢也不习惯在公共场合自我暴露、自我展现,也不愿被陌生人解读出自己的私人信息,戴上口罩就像穿上“铠甲”,建起一道与外人的“社交防火墙”,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天青)

编辑:郑鑫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 始惊三伏尽 又遇立秋时

    经历了一段时间夏季酷热的考验后,8日终于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

  • 2019七夕:过好中国的“情人节”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是柔情似水的七夕,这是佳期如梦的七夕。这个传承千年的节日,绵延着中国农耕文化中最温柔与浪漫的那一页。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新疆著名雪乡搭台唱戏演绎“冬日童话”

    哈布阿勒德·肯杰别克(右)和父亲肯杰别克·巴汉在演出开始前练习(2019年12月30日摄)。

  • 包饺子 迎新春

    当日,30位春节期间留守上海的网约送餐员、家政服务员、交通协管员和环卫职工代表受邀来到上海市总工会机关办公大楼,参加在这里举行的联谊活动。

  • 浓浓复古风 福建乡村上演传统汉式婚礼秀

    大红灯笼挂起,迎亲门楼道旗高悬,花轿锦纱帷幔,韵味十足……一场别致的“汉式婚礼”13日晚在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内的永阳古城上演。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演戏100分的京城“最文艺”保安队

  • 优势栏目

    内蒙古举办非遗年货展

  • 优势栏目

    “灯笼大王”有本“大字经”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