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苦行僧 东莞“文史泰斗”靠制氧机坚持古籍研究-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艺

甘做苦行僧 东莞“文史泰斗”靠制氧机坚持古籍研究

2019-08-22 13:24:43 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记者再访东莞“文史泰斗”杨宝霖 “告别诸君”后他反而更忙了

  甘做苦行僧 白首犹不悔

  拜访结束,杨宝霖先生送记者到巷口,挥手告别。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石忠情摄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汪万里

  时间是杨宝霖最大的敌人。83岁的东莞“文史泰斗”杨宝霖无奈地“告别诸君”后,他反而更忙了。在医用制氧机的帮助下,他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地工作,就希望早点完成手头的几个“半成品”古籍的研究。

  做了一辈子“苦行僧”,耄耋之年的杨宝霖回首往事,他说没有后悔,反倒是苦中作乐,让他倍感欣慰。假如生命可以重来,让他回到青年时代,杨宝霖说他还是会选择做老师,“杨家四代为人师表,我觉得当教师很好”。

  谈学问:“他们是大海,我只是一滴水”

  8月16日傍晚,广州日报记者再次拜访杨宝霖先生。当时杨先生正在老宅楼上浇花,一棵三角梅爬墙而上,已经快蹿到四楼顶上了。阳台上种着一些花花草草,每天傍晚,杨先生总要给它们浇水,这是他的“功课”。

  从楼上下来时,他花白的头发早已被汗水打湿。还是那件蓝色的长袖衬衫,再多的汗,他也不愿意脱掉。夫人说,他从不愿意穿短袖。

  简陋的方桌是他的工作台,台面上摆放着很多他写的材料。有一些材料是用小楷写的,笔法苍劲有力。杨先生说,他的书法与著名书法家相比,“再练100年也不及万分之一”。对于做学问,杨先生同样谦虚,谈起其他大家,他说:“他们是大海,而我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

  寻古籍:未妥善保管 寝食难安

  杨先生珍爱古籍,看到各种古书,都想看一看。2009年2月,他借阅了东莞桥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莫剑良收藏的几本古书。杨先生为了保存好古书,将其夹入精装书中,自己却忘记了。随后,莫剑良多次询问,杨先生由于无法寻觅而寝食难安。

  莫剑良说,其祖父早年参加抗战,那几本古籍是祖父唯一的遗物,是家族几代人的精神载体,家人非常珍视,“因许久未还,担心遗失,才会询问”。

  2010年4月、2012年1月、2015年10月,杨先生三次手书表达歉意。今年6月下旬,广州日报记者因采访碰巧在莫剑良处看到此信,读后为之动容,杨先生在信中写道:“零九年二月,蒙先生不弃,赐借古旧书八种八册,读毕未及时璧还。后老朽赠书莞城图书馆二万余种,捆载十余车,非一时运载,随捆随运,一时忘记将所赐借之书妥为保管,放于何处,无法寻觅,致先生多次索还,老朽无言以对,只有内心自责,于是耿耿者数年,一想及此事,寝食难安。”

  后来,杨先生在众多书籍中发现夹有所借八册中的一册,于是想起所借的古书既薄又残,容易弄坏、遗失,就分册夹于又大又厚的精装书中。杨先生为之狂喜,于是逐一检查书籍,共寻回六本古书,“可稍减多年内疚”。杨先生向莫剑良承诺余下的两册一定按照书名全书奉还。

  待访客:出门相送 目送离开

  在杨先生的客厅墙上,挂着一幅画,那是他叔父送的。画上盖着一枚章,内容是“一文不值万金不卖”。杨先生非常喜欢这幅画,或许这也是他做学问、为人的态度。

  在他简陋的小院内,堆的都是书,还有一些蓝色的塑料箱是莞城图书馆的,杨先生把赠送的书籍放进里面,装满了就叫图书馆来运走。“我这些书,只有捐给图书馆。”

  令人动容的是,杨先生待人的态度。广州日报记者多次登门拜访,离开时杨先生一定要出门相送,一路送到巷口。记者多次劝他“您别送了”,他坚持要送,还目送记者离开。在老街巷口,杨先生挥手告别的样子,定格成了一幅画。

  对话:“大家看得到,我心满意足”

  “杨宝霖一辈子是苦行僧”

  广州日报:杨先生,《息影讲坛 笔耕不辍》刊发后,万千读者被您深深打动,他们都向您问好,盼您保重身体,莫再如此拼命。

  杨宝霖:感谢大家。我的学生看到了报道,有的打电话,有的亲自来。东莞读者对我再加深了一些印象,我也感到很欣慰。我在东莞中学的时候,我的同事经常说:“杨宝霖一辈子是苦行僧。”1957年,我21岁站上中学的讲台,到现在都是这个样子。

  广州日报:有读者看到您害怕被后人骂“不务正业”,谨小慎微得令人心酸。其实,在很多东莞人心目中,您做什么,大家都只有为您点赞的份。

  杨宝霖:感谢读者,读者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一、我在文史研究上做出了一点成绩,大家看得到,我心满意足;二、我的正业是教师,在正业上我是做足了的,否则没人会选我为广东省特级教师。当时东莞全县的中学教师投票,后来我当选全国优秀教师,如果我在正业上做得不好,有一些偏向业余,甚至放弃了正业,就得不到这些名号。

  我的正业做得满满的,每天晚上10时完成批改作业、备课,才打开书来研究。光是改作文,不要说备课,每天一定完成15篇,不完成就不睡觉。我最怕人家说我不务正业,所以我在退休之前,我写什么书、发表什么文章,我从来不说。很多人与我共事几十年都不知道,《词林纪事、词林纪事补正合编》出版的时候,有同事看到了觉得莫名其妙:“没听说杨老师搞这个啊!”

  “我是散兵游勇,不是正规军”

  广州日报:您苦心孤诣做这些事,将来谁能接续?

  杨宝霖:没人接,也没助手,订一本书都是我自己订的。现在东莞已经有5个单位在研究本土文史,例如东莞市图书馆、东莞市方志办、东莞展览馆、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研究人员都是体制内的,有工资、课题费、资助。我买资料是自己的工资,出去找资料用自己的工资,写出来稿费有多少呢?不到我付出的十分之一,做得越多越亏本,谁愿意跟我做?我是散兵游勇,不是正规军。散兵游勇有一个好处,我爱写什么就写什么。总之,我写出来的东西,对东莞人民有用、合法合理的就行了。

  感慨:“假如有第二次机会,我还是当教师”

  “我的好朋友都是论战得来的”

  广州日报:您之前提到,您研究的特点是“人弃我取”。

  杨宝霖:对,人弃我取,你研究的我就不要了,你不要的我就捡回来。第二个特点呢,我年轻时发表的文章都是驳论,越是名家我越驳。这不是说名家是假的,一个人的认识总有不够的地方,太阳也有照不到的角落,我往角落放光明就行了。我几个很好的朋友,都是论战得来的。

  比如词学大家唐圭璋先生,他编的《全宋词》《全金元词》我全读了。《全宋词》有五本,足有一尺厚。读后我提出了40多条意见,指出他在某一小方面是否失之眉睫。

  唐圭璋先生获悉意见后马上发电报到东莞中学,请我到南京,去他家见面。我很高兴,就去了。见到什么寒暄也没有,他请我帮他做一件事,《全宋词》等系列一般读者都不愿意看,想做一个简编版。他当时身体不好,想让我帮他完成。他说:“我看你给我评的40多条意见,我承认,我改,你先答应我。”我只能答应。

  我拿回来做了两年。接着我调去了华南农业大学,给中国四大农史巨擘之一的梁家勉教授做助手,也是驳出来的。他看到我的文章,写信叫我马上到广州见他,他当年已经78岁了。

  “杨家四代为人师表,我觉得当教师很好”

  广州日报:您年岁已高,平时谁照顾您和夫人?

  杨宝霖: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平时工作实在太忙,日常照料主要靠次子杨棣新,他现在是东莞中学总务处的职工。我这个次子是见义勇为的“东莞好市民”。1994年,一名小学生被人抢劫的时候,他见义勇为,被人砍了7刀,差点死了。

  广州日报:到目前为止,您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如果时光可以重来,让您回到青年时代,您还会选择今天这条路吗?

  杨宝霖: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找资料,我找的资料不是一页两页,一个方面的资料起码几十斤,有时几百斤。例如《全芳备祖》这本书,我家里现在准备整理的资料,起码超过200斤呢。

  生命有限,找资料的时间长了,用资料的时间就短了。如果那时找一些,用一些,就好了。而我当时不知道今后会怎样,只顾着拼命地找资料,现在用的时间太少,我遗憾在这里。大量的时间找资料,没有及时地用资料,现在找的资料用不了。怎么办?给人家用,我把书捐给图书馆就是因为这样。

  做一行,爱一行,杨家四代为人师表,我觉得当教师很好。我有好几次转行的机会,都是别人来请我,但是我不去。假如有第二次机会,我还是当教师!

编辑:高爽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第二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

    第26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暨第17届北京国际图书节21日在京开幕,吸引95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参展,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30个,罗马尼亚担任主宾国;海内外参展商达2600余家,展示中外精品图书30多万种。

  • 上海:暑期院士专家讲坛受欢迎

    当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主办的2019“暑期专家院士系列讲坛”活动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受到公众欢迎。

  • 时代新章——国家博物馆工艺美术作品邀请展在京开幕

    当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时代新章——国家博物馆工艺美术作品邀请展”开幕,展出133组件工艺美术作品,集中呈现中国当代工艺美术风貌,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果。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昆明晋宁旧寨村举办2019年渔人文化节助力乡村振兴

  • 优势栏目

    “肥女”来了!许鸿飞雕塑作品亮相云南省美术馆

  • 优势栏目

    燕门乡茨中教堂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