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47】——一辈又一辈-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艺

【我和我的祖国47】——一辈又一辈

2019-07-19 07:32:12 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和我的祖国47】

  她,是一个坚忍的30后。她出生的时候,北京还叫北平,那时的旧中国饱受战乱摧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经历了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人民当家作主了!她说她当时特别开心,因为她知道这不仅仅是北平改叫北京这么简单,更意味着中华大地四万万同胞迎来了新的中国!之后,她不甘于做家庭妇女,响应党的号召,白天工作,晚上读书学习、相夫教子。然而,随着丈夫心梗突然离世,她原本艰苦快乐的生活被打破了,那一年她40多岁。但她没有被灾祸打倒,没有放弃工作,也不同意改嫁,就这样一个人拉扯着5个孩子,生活在一间8平方米的小屋里生活。后来,她很快从痛苦中走出,因为工作努力被任命为家属连连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这个家庭第一个共产党员。随着五个孩子成家立业,她的生活越来越好,退休后还积极参加街道居委会的义务执勤,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他,是一个不甘平凡的50后。他出生在河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那时的农村很穷,祖上一辈又一辈的人在这里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吃着地里种出来的干硬的白薯干,喝着压水机里压出的苦涩的黄河水。他不愿意像祖辈一样,在这个小山沟里生活一辈子,他要读书学习。他每天一大早都要走5里地的路到县里上学,在学校里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那时国家还没有恢复高考,他坚持要到更大的地方去闯,于是毅然选择了当兵,成为这个家庭第一个军人。部队是座大熔炉,进来一身铁,出去满身钢,在这里他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生活的常识以及先进的文化,更加坚定了他去大城市闯荡的决心。复员后,他到北京的一个机关当司机,生活条件一下子改变了,住进了简易楼,吃上了食堂的饭菜,喝上了自来水。但他并不满足,上班时间努力工作,业余时间参加自学考试。后来,他考上了大专,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工作中也得到了提拔,退休后还在积极参加社区党组织的活动,但最让他自豪的是,他的家乡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变得越来越好。

  他,是一个有些“偏执”的80后。他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小胡同里,从小和姥姥一起住在大杂院,房子是一间8平方米的公房,厨房是用石棉瓦围成的,去公共厕所要走十分钟。胡同生活让他学会了很多生活技能,下雨天房子漏雨教他学会了铺油毡;冬天要储存蜂窝煤教他学会了砌煤池子;房顶上总有老鼠咬教他学会了糊顶棚;像买菜、做饭、换煤气、简单的电工、修自行车等都不在话下。但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姥姥教会了他做人要善良、勤俭,父亲教会了他做事要认真、不放弃。他很“偏执”,不管是学习还是和胡同里的小朋友做游戏,他都要争第一。也正是因为这份“偏执”,让他在小学、初中、高中都能够成绩优异,并顺利考上大学——他成为这个家庭第一个大学生。在大学里,他依旧努力学习,要求进步,毕业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实他当时的入党动机特别简单,只是因为姥姥是党员,要向姥姥学习。但姥姥告诉他:“小时候教导你要做个好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现在你长大了,入党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要做一名合格的党员,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要为我们的国家去奉献。”

  如今,30后躺在病床上还在收看十九大,50后退休了依旧通过报纸电视关心国家大事,80后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这个80后就是我,30后是把我从小带大的姥姥,50后是永远对我严厉的父亲,这就是三辈人的平凡故事。三辈人见证自己的成长、奋斗和入党的过程,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绩。

  后来,家里有了第四代,我的孩子于2015年出生,暂且叫10后吧。看着他每天享受着一大家人的照顾,体验着各种高科技产品的服务,我真是羡慕。四辈人齐聚一堂,让我想起了老舍先生笔下的“四世同堂”,只是这里再也没有了“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的破败旧中国,有的是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的阖家团圆的新中国。我为我的家庭而骄傲,我为我的祖国这70年的成绩而骄傲,我为生我养我的民族而骄傲。

  作者:李洋(单位:中国剧协机关党委办公室)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19日 09版)

编辑:郑鑫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天津: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市民夜生活

    7月16日晚,市民从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旁走过。近日,为进一步丰富市民夜间文化生活,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推出公共文化服务的利民举措。7

  • 西藏扎什伦布寺僧人辩经答辩

    7月13日,扎什伦布寺僧人辩经。11日至13日,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举行僧人《因明学》显宗教法立宗答辩。

  • 云南:壮乡花伞传承百年技艺

    云南壮族水竹花伞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一带,传承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花伞选用当地优质水竹为原材料,伞架轻盈强韧,伞面油光水滑,内饰编织七彩纷呈。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献礼新中国70周年 全国书画大赛作品评选结果出炉

  • 优势栏目

    2019昆明郑和文化旅游节古滇名城欢乐周启动

  • 优势栏目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