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 与台湾印学的发展-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艺

西泠印社 与台湾印学的发展

2019-01-24 10:49:35 杭州日报

  西泠印社成立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已有115年历史,赓续不绝,社誉甚隆,早为海内外印人向往的印学圣地。其成立与发展具有五大典范性特点:群策群力、团队合作;坚持实践印社宗旨;继承传统、兼收并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庭园兴建、雅集论印。此典范性,启示并影响了台湾的印学发展。

  台湾印学发展较为迟缓,且一路坎坷,直至清代中晚期,始渐萌芽,未见茁壮。日据时期,印学初兴,台湾本土印人传承明清篆刻及日籍印人带来的明治时期日本篆刻,1913年水竹印社、1923年婆娑洋印会、1932年台北趣味同人会,是得西泠印社典范性的启示与影响。三个团体无正式政府立案之团体的组织严谨,许多社务是要同人群体分担而合力完成;并无正式推举或选举之明确的社长,但有公认共识推崇的精神领袖,如水竹印社的泽谷星桥,婆娑洋印会的尾崎秀真,台北趣味同人会的尾崎秀真、石原西涯,以及负责综理事务的主其事者,如水竹印社的泽谷星桥、婆娑洋印会的诹访素涛、台北趣味同人会的石原西涯。此三大印学团体,都无明确的印社宗旨,其本旨及印社活动的开展,基本上还是实践西泠印社的宗旨“保存金石,研究印学”。

  20世纪20、30年代西泠印社发展鼎盛之时,日后成为台湾印学发展主力的印人,正是孜孜钻研、意气朝发的青年。1980年以后成为台湾书坛硕望的张光宾,当年就读于杭州艺专,是亲灸傅抱石的年轻学子,经常拜访孤山西泠印社,至今手中仍珍藏着傅抱石著述《摹印学》1926年自手抄本。1929年,18岁的曾绍杰在南京、上海求学,游历杭州时,购得清光绪时石印的《匋斋藏印》印谱、刻印工具和吴昌硕、王福庵、唐醉石印谱,拜访过孤山西泠印社。高拜石于此期游历大江南北,遍交各地文艺耆老硕彦,也曾拜访过西泠印社。1949年,就读北京大学农学院的24岁学印青年王北岳,在杭州短暂工作了三个月,数度拜访西泠印社。西泠印社的创社与不凡事迹,早已成为有志印学的印人心中仰望的典范。西泠印社与台湾印学发展并没有直接的必然因果关系,但是对1945年至今台湾印学发展,具有莫大的启示与影响。

  西泠印社成立与发展成功的典范,启发篆刻同道结组印学社团蔚然成风,台湾1949年成立的台湾印学会、1961年成立的海峤印集、1975年成立的篆刻学会,皆是受西泠印社典范性的启发。特别是篆刻学会,王北岳与王壮为、曾绍杰、梁乃予就是倡议如西泠印社范例,正式向“政府”立案依法定组织成立的,活动方式也如西泠印社仿兰亭雅集的方式。此期台湾的印社雅集活动,其形态与内容,也多依循西泠,如携带珍藏古玺印、封泥、名家原石原刻、印谱、印书等观摩赏鉴,挥毫奏刀,集刻印谱,谈艺论道,举办展览,发行专刊等,亦成为定型化模式,如西泠印社的春秋雅集,彬彬秩序,觞咏流连。

  ——摘录自《西泠艺丛》总第46期《西泠印社与台湾印学的发展》,文/简英智

编辑:昕亚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临沂第二届全市职工迎新春文艺晚会举行

  • 优势栏目

    全总文工团为北京山水民乐艺术团提供艺术指导

  • 优势栏目

    重庆:古城焕发戏剧之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