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70岁,还很年轻”-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艺

“我才70岁,还很年轻”

2018-10-12 10:01:54 重庆晨报

  《白毛女》是新中国文艺不朽的红色经典,它在日本有个忠实的诠释者——松山芭蕾舞团。10月13日、14日,日本松山芭蕾舞团芭蕾舞剧《白毛女》将在重庆大剧院连演两场。这是该团第三次携该剧来渝,也是第二代“喜儿”、舞蹈家森下洋子第二次站上山城舞台。70岁的她将在剧中跳足全场。昨日,森下洋子与松山芭蕾总代表、丈夫清水哲太郎接受了重庆晨报记者采访。

  世界第一台芭蕾舞剧《白毛女》

  很多人并不知道,世界上第一台芭蕾舞剧《白毛女》并没诞生在中国,比1964年上海舞蹈学校排演《白毛女》更早,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先将这个故事搬上舞台。巧合的是,此次日本版《白毛女》来渝,重庆大剧院还特地邀请了旅居日本的重庆籍插花师王玉芒现场展示她的花艺作品,王玉芒定居日本十余年,是日本知名插花师,对于此次回家乡展示作品她十分珍视和期待。

  “这个作品是我父母当年联合完成的。”清水哲太郎回忆,1952年秋天,他的父亲、松山芭蕾创始人清水正夫尚和她的母亲、被誉为“日本最有前途的”芭蕾舞蹈家松山树子,偶然看到了中国电影《白毛女》,深受感动,萌生了将其改编为芭蕾舞剧的想法。

  “《白毛女》故事情节具有明显的序、破、急,主人公喜儿的黑头发一下子变成白发,很适合于改编为芭蕾舞。”清水哲太郎说,那时虽然中日尚未恢复邦交,但松山芭蕾舞团在中国戏剧家协会的帮助下,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芭蕾舞剧《白毛女》的编排,松山树子也成了芭蕾舞界第一个“喜儿”。

  带着忏悔表演打动中国观众

  1955年,芭蕾舞剧《白毛女》在日本公演两场,场场爆满,所有观众都看得泪流满面。“正如我父母所想,这个故事有着非常感人的力量,那时二战结束不久,这个来自中国战争年代的故事让不少观众反思历史,效果非常震撼。”

  1958年,松山芭蕾舞团受周恩来邀请首度来华巡演,他们到访了北京、上海、重庆、武汉等城市,每到一地都引发轰动。此番来华,已是该团《白毛女》在中国的第十六次巡演。

  为何能在中国保持长久的人气?清水哲太郎表示,在他看来,日本版《白毛女》之所以打动中国观众,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以他父母为代表的艺术家们创作时怀有的忏悔之心。

  “父母那一代人亲历过战争之痛,对那段历史十分痛心,《白毛女》是延安时期作品,创作的初衷正是希望通过艺术舞台表达反思、忏悔和谢罪。中国很多观众喜欢《白毛女》的故事和舞美,但或许日本人来表演会更具一种意义,从我父母开始,我们一直怀有一个期望,那就是让中国观众检验一下,我们的演绎是否能表达出我们希望表达的(忏悔)心情。”

  与重庆缘分已延续60年

  1958年,日本松山芭蕾舞团带着第一版芭蕾舞剧《白毛女》来中国巡演,重庆是其中一站。那时的清水正夫是团长,松山树子是主演,他们在重庆人民大礼堂的演出曾轰动一时。如今,清水哲太郎与妻子森下洋子分别继承了父母角色,带着《白毛女》再度造访山城。

  在日本版《白毛女》与重庆结缘这60年里,该剧已是第三次与山城观众见面了。2011年,63岁的森下洋子第一次来重庆演出《白毛女》,重庆观众的热情给她留下深刻印象,“我是广岛人,那次来重庆之前我也做过一些功课,知道重庆和广岛都曾经受战争创伤,现在已经结为友好城市,所以我觉得很亲切,演出效果也很好。可惜演出日程太紧,我没有时间多在重庆看看。”

  这位享誉芭蕾界的日本舞蹈家以第二代“喜儿”身份已经跳了40多年。她曾被誉为“天才芭蕾少女”,3岁起便开始学习芭蕾,15岁时就已经可以完成《天鹅湖》的全幕演出。1970年,22岁的森下洋子观看了松山芭蕾舞团的舞剧《白毛女》,深受感动,萌生了想要跟随女主角松山树子学习舞蹈的想法,1971年正式加入松山芭蕾舞团,师从未来的婆婆,接了“喜儿”的班。

  “我虽然是一个日本人在演绎中国的角色,但我觉得完全没有困难,因为我理解喜儿,她是一个坚强的中国女性,有着强大的内心,我完全能理解这个角色。”与丈夫一样,森下洋子认真地表示,“因为日本曾对中国犯下罪行,我演出时也有一种谢罪的心理,我希望用艺术之美抚慰人们心灵,呼吁世界和平。”

  对话

  ▲

  70岁还要跳全场 没想过退休

  重庆晨报:以你的年纪还活跃在舞台,在芭蕾舞界是奇迹了吧?

  森下洋子:从3岁学舞算起,我的舞龄67年,确实很难得,但我从来没考虑过这个岁数还能不能跳的问题,一切好像自然而然就实现了,这一次在剧中我还是要跳足全场。

  我也从来没考虑退休,我肯定不会离开芭蕾事业,其实我们团还有86岁的舞者在跳的,所以我还年轻。

  重庆晨报:与松山树子那个时代相比,你觉得今天再演白毛女有何新的意义?

  森下洋子:距离我婆婆那一代舞者最初编排已经过去60多年,他们是怀着和平的愿望进行艺术创作,今天的世界还有战争和纷乱,我希望我们的艺术能产生一些积极影响,希望用艺术给观众带去审美和幸福。

  本报记者 赵欣 实习生 王偲航

  图/本报记者 高科 摄

编辑:昕亚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我们的节日·中秋

    中秋佳节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增强文化自觉、塑造文化自信的重要节点。

  •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延禧宫

    一部清宫剧《延禧攻略》的热播,带火了线下故宫里的延禧宫,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景点。

  • 2018爱在七夕

    总会有人问,爱情是什么?是怦然心动的执着追求?是相互依托的幸福?还是温馨从容的夕阳红?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三国画家”陈荣 本周六教你画诸葛亮

  • 优势栏目

    敬老与乡愁

  • 优势栏目

    成都和巴黎、汉语和法语的相遇 想象力、创造力的“姐妹”花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