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播要有温度有质感-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艺

非遗传播要有温度有质感

2018-08-23 09:38:36 人民日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出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构成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既需要保护凝聚着前人智慧的古老工艺、技艺,更需要拓宽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果。习近平同志指出: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传播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有效方式,能够让其价值和魅力深入人心,凝聚全社会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识和力量。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取得重大进展。从最初单纯依靠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推广,到民间传承人自发宣传,再到学界、媒体、商界加入传播,传播主体日趋多元。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传播数字化、科技化趋势日益明显,传播渠道也更加多种多样。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不仅是一种抢救性记录,而且可以为其在互联网时代进行有效传播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融入现代社会,必须进行创造性转化。目前,受现代文化传播大环境中一些不良因素影响,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出现表象化、娱乐化现象,其文化内涵被弱化甚至消弭。有一些传播平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容不够重视,为了获取短期经济收益选择易夺人眼球的内容,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中被人误读,其中的文化精髓被忽视。总的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行业共识还需要进一步凝聚,媒介传播潜力也需要继续挖掘。

  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效果,除了运用数字技术,还要注重传播的温度、质感。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展现出来,使之成为触手可及的文化产品。但也应清醒认识到,数字化传播只是一种传播手段。如果一味追求与新技术结合,反而容易弱化文化内涵,降低传播效果。在传播过程中,要重视对内容的精心打造。不仅重视传播信息本身的事实性和逻辑性,而且要思索如何从关系维度和情感维度上拉近与公众的距离。如何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形式,以更强的互动性和体验感来充分展现其文化精髓,成为下一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为此,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受众营造身临其境之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听得见”“带得走”“学得来”。还应加快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要素现代转化机制,消除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陌生感和神秘感。只有捧出有温度、有质感的产品,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的情感产生交融共振,进而激发传承保护的自觉性。

  提升传播效果,还需要充分整合媒介资源,借助新兴媒体来扩大影响。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整合优势,运用算法机制实现文化内容的有效分发,通过在社交平台制造话题、加强互动的方式加深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了解,拓宽传播半径。充分运用互联网共建、共享的特点,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加入,让更多的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参与者,不断扩大传播“朋友圈”。营造良好城市文化生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多样性特征,不走过度商业化的发展道路。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塑造城市公共非遗空间等方式打造“非遗符号”,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文化标识,让公众对其产生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

编辑:郑鑫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2018爱在七夕

    总会有人问,爱情是什么?是怦然心动的执着追求?是相互依托的幸福?还是温馨从容的夕阳红?

  • 末伏将至,秋天是不是不远了?

    随着立秋的到来,今年的三伏天已然过半,但天气的酷热却并未因立秋的来临有所缓解。

  • 聚焦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端午节这天,全国各地都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红原:文旅融合为边远藏区发展破题

  • 优势栏目

    写历史的人步入历史 缅怀当代著名作家凌力二三事

  • 优势栏目

    虞顺祥:讲拉丁文的小熊维尼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