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长”,思考更在游戏外-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艺

“中国式家长”,思考更在游戏外

2018-07-13 13:47:30 羊城晚报

  □斯涵涵

  “中国式家长”——这个词在不少人看来稍显刺眼。但可能很少有人关注孩子是怎么看待“中国式家长”的。最近,两个80后组成的团队将《中国式家长》做成了一款独立游戏。虽然游戏还未正式发售,但已点燃了不少网友吐槽自己家长的欲望。(7月12日中新网)

  “中国式家长”这款新游戏,未上线先火,成功引起诸多玩家及央媒的注意,并引发众多评论,因其是款“超写实”的游戏:从出生起到18岁成年,玩家所扮演的孩子就要开始完成父母的一个个期望,并随着一个个目标的达成或失败而增减游戏积分。孩子学走路,学说话,学习各项技能,上学、毕业、就业……玩家始终都要在自我心理压力和父母满意度之间维持平衡。

  游戏评论区堆满了青少年的吐槽:管得太多,却对孩子了解得太少、苛求、粗暴、落后、固执、三观不合……一大群“中国式孩子”倾诉“中国式家长”重压下的种种不容易。

  “中国式家长”的百度百科解释是,大部分家长都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而在教育过程中又存在过分溺爱、心灵施暴等特点。网络上有一个近两万人的小组,这个小组拥有一个惊悚的名字:“父母皆祸害”。因为这个小组的80后们用“祸害”来形容他们的父母。小组的组规充满旗帜鲜明的战斗性:我们不是不尽孝道,我们只想生活得更好。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和戕害。从名词解释到网络小组,从虚拟世界到现实世界,“中国式家长”蒙上了一层沉重、灰暗的底色。

  的确,长期以来,不少“中国式家长”固守“孩子总是孩子”的执念,大包大揽,恨不得代办子女的一切,“为你好”的旗帜下遮挡了下一代任何正当诉求,又以父母的名义强加给自己孩子太多的东西,干预和操控孩子的事业爱情和未来,根本不考虑孩子喜欢不喜欢。在他们眼里,孩子是自己的缩小版,是自己梦想的延续,容不得“不敬”和抵抗,否则脸上便会写满失望与怨怼。与其说玩家在关注这款游戏,莫如说人们在思考中国家庭的亲子关系。

  每一款游戏的走红都是社会现实的一种折射。如果说,先前大热的《旅行青蛙》中任性的“蛙儿子”表达了当代青少年的“佛系”观点,这款本来给孩子设计的、却让不少父母也产生了兴趣的《中国式家长》,则映射了现代化潮流中,中国家庭关系的变与不变。

  实际上,“父母爱我们,总是用错方式;我们爱他们,却不主动拥抱”才是80后游戏设计者的初衷,而这个游戏也让不少玩家体会到父母的不易及深沉的爱,引发对父母的怀念与感恩。“我们花一辈子等待父母理解,父母花一辈子等待我们说谢谢”,彼此学会如何真正去爱,换位理解,平等相待,共同进步,“中国式家长”,思考更在游戏外。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贵州织普高速夜郎湖特大桥全线贯通

    织普高速全长约52公里,建成后由织金县到普定县的车程可从原来的2.5小时缩短到35分钟,将大幅提高通行效率,进一步推动沿线经济发展。

  • 夏日赏荷正当时

    盛夏时节,河北省滦南县北河公园里荷花竞相绽放,进入最佳观赏期,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观赏。

  • 意大利古镇上演艺术节

    音乐、舞蹈、戏剧、展览等各形式艺术在城市各个古色古香的角落展示,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参与。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又见”系列首次走出国门 演出场馆全是“中国造”

  • 优势栏目

    国际专家学者齐聚五台山 探讨佛教文化国际化传播

  • 优势栏目

    票房破320亿!八大因素助推2018上半年中国内地影市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