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模精神为109位劳模画像-中工文化-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文化

文化头条

以劳模精神为109位劳模画像

2020-05-31 07:45:55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旭

  日前,记者走进沈阳红梅文创园发酵艺术中心的“辽宁‘百名劳模’主题创作美术作品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18米长、3米高、由109名辽宁著名劳动模范组成的巨幅油画;在这幅油画背面是109幅小幅劳模肖像图。这些劳模中有老一代著名劳模,还有改革开放后涌现出的在科技战线、在本职岗位上做出卓越贡献的知识分子和优秀工人。

  此次展览作品是鲁迅美术学院团队历经两年创作而成的,并得到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将陆续在辽宁及全国巡展。

  振兴老工业基地需要“劳模精神”

  该项目负责人兼主创是鲁迅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专业教授王希奇。他觉得,辽宁要振兴,不仅需要有更多的产业落户辽宁,还要有一种精神作为支撑。许多著名劳动模范是他心中的英雄,于是,他想到了“劳模精神”。

  新纪录运动发起者赵国友、鞍钢老英雄孟泰、“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新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当代雷锋郭明义、领跑机器人行业的新松公司总裁曲道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鞍钢工人李超……他们爱岗敬业、争创第一、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让王希奇感动、激动,随之产生了创作冲动。2017年初,王希奇将进行辽宁“百名劳模”主题创作的设想向院长李象群做了汇报,得到大力支持,并同意将这个项目申报国家艺术基金。

  2017年9月,申报的基金批下来了:50万元,先期拨付70%,项目性质为“传播交流及推广类”,就是这笔钱主要用于办美术作品展和艺术交流,没有创作费用。

  这个主题创作是一个大工程,50万元怎么够?还能搞吗?项目组成员有些犹豫。而让王希奇感动的是,他开始组建创作团队时,报名者非常踊跃,没有人提创作费用的事。最后确定的创作人员为54人,其中鲁美教师29人,在校生8人,毕业生17人。

  用“劳模精神”画劳模

  画劳模首先得形似,同时还要神似,而且要将109名劳模统一在一幅画作中,难度可想而知。为了将劳模们的形象和精神气质表现好,王教授带着他的创作团队对109名劳模的照片、所从事工作及先进事迹反复研究,方案改了一次又一次,最后确定这幅画的背景为代表辽宁老工业基地特点的装备制造、石化、钢铁等,109名劳模分成科技、工业、农业等五大块,劳模们朝着一个方向昂首挺胸呈阔步向前走状。

  项目组老师和学生还得上课,创作这幅巨幅《百名劳模图》多在业余时间。本来压力已经够大的了,但王希奇还给自己加码,他要根据自己的创作风格再画100幅劳模小幅肖像画。王希奇对自己的作品更是精益求精,记者采访时,他还在更换已经展出但他不很满意的劳模肖像。他的创作态度给项目组及学生们留下深刻印象,熟悉他的人称赞他是“用劳模精神画劳模”。

  被“劳模精神”打动

  已经从鲁美毕业多年、现为锦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授的马铁伟承担了画3名劳模的任务,其中一人是获得多种荣誉称号的锦州医科大学临床首席专家、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柴文戍。疫情暴发,柴文戍担任了辽宁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锦州中心医疗队队长,连续奋战了25天。马铁伟说,听年已56岁的柴文戍讲她和她的同事在锦州中心的工作时,他是含着眼泪的。

  在蓝天背景中,站着身穿白色医生服、表情和善的柴文戍,马铁伟说,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白衣天使”。

  也已经从鲁美毕业多年、现在葫芦岛市龙岗风华中学担任美术教师、市美协秘书长的孙浩良也承担了画3名劳模任务,其中一人是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焊接工人陈凯。陈凯不仅是全国劳模,还是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通过采访渤船重工领导、采访陈凯同事、徒弟和他本人,让孙浩良知道,这是一个有理想的高技能工人。孙浩良告诉记者,陈凯长得浓眉大眼,很帅气。于是,陈凯手拿焊枪,脸略微上仰,表情庄重,两眼炯炯有神,一个新时代年轻的企业主人翁形象呈现在画布上。

  “更多地了解了劳模,了解了劳模精神”,参加创作的鲁美学生也感到收获很大。已经90岁高龄的原沈阳市134中学校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李锦韬是被画对象之一。他参观画展后对记者说:“画家专门到他家采访,画素描,画家认真创作的工作态度让他很感动”。

  虽然是在疫情期间,但参观者已有2000多人。看到“百名劳模”主题创作展这么受欢迎,红梅文创园发酵艺术中心负责人提出,希望这个画展再延长一个月。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20世界读书日

    今天(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不断创新的阅读手段拉近了阅读与人们的距离,但无论什么形式,我们都能在书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乐趣。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 始惊三伏尽 又遇立秋时

    经历了一段时间夏季酷热的考验后,8日终于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江苏南通小朋友体验“蓝染”非遗技艺 迎接儿童节的到来

    2020年5月27日,在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陈桥街道河口社区组织陈桥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走进“艾蓝染艺”基地,现场种植蓼蓝、体验蓝染技艺,感受非遗的魅力。距了解,港闸区陈桥街道有着700余年的种蓝制靛传统。

  • 拉萨:文化送乡村

    5月26日,拉萨市城关区文艺工作者在白定村演出。当日开始,西藏拉萨市城关区有关部门组织文化艺术团体和文艺爱好者,深入基层开展宣传服务活动。

  • 中国美术馆有序开放(复工记)

    5月13日早上9时,中国美术馆有序开放。“向捐赠者致敬——中国美术馆藏捐赠作品展”时隔110天再度与公众见面。当天,500名观众通过网络预约、测量体温、扫健康码等环节,进入中国美术馆观展。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大暑”: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优势栏目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 优势栏目

    小满: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