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瘦身”“文化拜年” :中国民众“旧年味”品出“新味道”-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化头条

“红包瘦身”“文化拜年” :中国民众“旧年味”品出“新味道”

2020-01-25 09:33:4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石家庄1月24日电 (郝烨) “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我们从小念叨的诗歌,是中国传统年俗压岁钱的生动写照。过去,压岁钱是小朋友年尾的“压轴戏”。近年来,不少家庭以“文化拜年”形式,为压岁钱“瘦身”,背后折射出中国消费文化的时代变迁。

  压岁钱起源于汉代,最初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随着民众生活水平提高,不断“加码”的压岁钱,让许多家庭春节变“春劫”。人们不禁陷入“冷思考”:难道红包“厚”了,意头却“薄”了?许多家庭开始探索拯救“年味儿”新“姿势”,为人情消费“松绑”。

  鼠年春节,对白领梁凤宜来说格外“悠闲”,往年打除夕开始,她就忙着给亲朋的孩子发红包。今年大家一早约好要给红包“免单”,取而代之的是一首认真编写的拜年打油诗。

  在梁凤宜看来,人情社会将红包金额看做凸显阶层的“面子”符号,却忽视了最关键的“里子”。在消费文化发生变迁的当代中国,以“文化拜年”形式解放红包,不但避免了“利”尚往来的尴尬,更增添了重情感、好彩头的拜年仪式感。

  像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90后”张晓莉工作后每年会给父母发红包。但今年,张晓莉打算将红包变成红利:带上父母出国旅游过年。“其实父母并不在意红包厚薄,他们在意的是除旧迎新、阖家团圆的深层寓意。”在张晓莉看来,“年味儿”随着时代变化,但以交流陪伴为主题的家庭精神传承不应改变。

  一直以来,中国广东等地有春节“派利是”“逗利是”习俗。无论家庭条件如何,派出的“利是”多是10元或20元(人民币)。春节期间,唐山“粤漂”杨傲威按照“利是”标准给晚辈派发红包,出乎意料地得到家人赞许。

  杨傲威认为,红包本是一种社会生活的价值归宿,作为社群认同的纽带,人们不应从行为本身反对发红包,而要让这一传统习俗变为真切的精神关照。在他看来,压岁钱本是取其大吉大利、好运连连之意,只有回归“情”这个第一主题,才能避免其成为“甜蜜的负担”。

  压岁钱金额在“减负”,获得压岁钱的途径却愈加多元。66岁的退休教师马必武谈及儿时领压岁钱的场景仍记忆犹新:“当时要想拿到压岁钱,不仅要向长者祝贺新春如意、问候身体康健,还要叩首施礼。”

  今年春节期间,马必武特地带上9岁的孙子回老家祭祖,还准备了猜灯谜游戏,按照谜底难度设置不同金额的红包。在马必武看来,“文化拜年”是情感与传统的温馨碰撞,少谈一点“价码”,多添一些“文化”,才能将“旧年味”品出“新味道”。

  鼠年春节,游子归家变成了反向春运,旅游过年取代了家中守岁,看春晚也搭配了“集五福”……年俗文化在转变,但其中蕴含的文化传承却始终未变。

编辑:郭丽娟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沧桑巨变70载:文化焕发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 始惊三伏尽 又遇立秋时

    经历了一段时间夏季酷热的考验后,8日终于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

  • 2019七夕:过好中国的“情人节”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是柔情似水的七夕,这是佳期如梦的七夕。这个传承千年的节日,绵延着中国农耕文化中最温柔与浪漫的那一页。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新疆著名雪乡搭台唱戏演绎“冬日童话”

    哈布阿勒德·肯杰别克(右)和父亲肯杰别克·巴汉在演出开始前练习(2019年12月30日摄)。

  • 包饺子 迎新春

    当日,30位春节期间留守上海的网约送餐员、家政服务员、交通协管员和环卫职工代表受邀来到上海市总工会机关办公大楼,参加在这里举行的联谊活动。

  • 浓浓复古风 福建乡村上演传统汉式婚礼秀

    大红灯笼挂起,迎亲门楼道旗高悬,花轿锦纱帷幔,韵味十足……一场别致的“汉式婚礼”13日晚在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内的永阳古城上演。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内蒙古举办非遗年货展

  • 优势栏目

    “灯笼大王”有本“大字经”

  • 优势栏目

    “土味”村晚喜迎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