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作曲泰斗骑自行车做讲座-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化头条

九旬作曲泰斗骑自行车做讲座

2018-11-14 15:32:39 北京晚报

  11月8日,立冬后的第二天上午,天气晴朗微冷,中央音乐学院落叶纷纷。一位身穿呢子大衣、戴着鸭舌帽和细边眼镜的长者骑着自行车穿过校园,手上一双格子图案的毛线手套让总是带着笑容的他更添了一种亲切的可爱。车子稳稳地停在琴房楼前,两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学生一路小跑跟在后头。“我们是来接杜老师的,但是差点跟不上,他骑得太快了!”——这位腿脚灵便、行动潇洒的“杜老师”,正是今年已经90岁高龄的作曲家杜鸣心。一把座椅,一张小几,再加上一架三角钢琴,90岁的杜鸣心漫谈音乐创作,依旧话语清晰,条理分明。

  真正的“桃李满天下”

  1949年,21岁的杜鸣心成为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年轻助教,四年后,他赴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毕业时再度回校执教,近70年来,杜鸣心为人熟知的“教授”和“作曲家”两重身份,都是从这里起步的。

  10时整的讲座还没开始,琴房楼演奏厅里,许多听众已经慕名前来,他们当中既有音乐专业的学生,也有已然白发苍苍的乐迷,工作人员正在分发接下来要用到的谱例。为了这场《音乐创作漫谈》的讲座,杜鸣心做了精心准备,虽然时间并不算长,但“干货”满满,三张八开大小的纸上印着密密麻麻的五线谱,杜鸣心还亲手抄写了一部分简谱,空白处也写满了批注。从贝多芬的“命运”讲到柴可夫斯基的“旋律”又讲到自己所作的《牡丹仙子》和“春之采”,作曲时至关重要的“主题”被杜鸣心娓娓道来。为了能让大家有更直观的感受,每讲解完一段,杜鸣心都会从座位上起身,在钢琴上演奏一遍。黑白琴键上,曾写下无数经典旋律的双手依旧灵活自如。当《快乐的女战士》熟悉的曲调响起,几乎所有听众都不约而同地拿起手机,记录下了眼前奇妙而温情的一刻。

  作为老师,杜鸣心可谓真正的桃李满天下,施万春、王立平、张丕基、叶小纲、王黎光、徐沛东等众多著名作曲家都曾随他学习;作为一名作曲家,杜鸣心的作品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几代人。1958年,杜鸣心与吴祖强合作了舞剧《鱼美人》的音乐,从那之后,曼妙灵动的《水草舞》选段成为了无数琴童必练的经典钢琴曲目;1964年,国庆十五周年之际,吴祖强、杜鸣心又找到当时更年轻的施万春、王燕樵和戴宏威,顶住时间紧迫的巨大压力,成功谱写了至今常演不衰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其中,《快乐的女战士》活泼雀跃,《万泉河水清又清》旋律悠扬,极有黎族风情,这两首经典的配乐都出自杜鸣心笔下。

  1978年,改革开放的巨浪汹涌而来,这一年,杜鸣心正好50岁。在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的同时,杜鸣心的创作又走上了新的高峰:包括“春之采”、“献给鼓浪屿”在内的5部钢琴和小提琴协奏曲,舞剧《玄凤》《牡丹仙子》配乐,多部交响乐、管弦乐作品以及大量的影视音乐都诞生在这四十年里。去年,89岁的杜鸣心还受国家大剧院委约,创作了京味儿十足的《北京颂》,首演时轰动全场。在不久前的“歌唱北京”新作品音乐会上,《北京颂》再次奏响,又赢得了观众饱含敬意的满堂彩。“笔耕不辍”四个字,是杜鸣心作曲生涯最真实的写照。

  一直以来,杜鸣心的作品都被视为“用洋乐器讲中国话”的典范。对于年轻一辈的作曲家,杜鸣心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改革开放以后,交响乐各方面的发展突飞猛进,作曲家一直试着把现代技法和我们的民族特色结合起来,前景是非常令人欣慰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当然可以用现代的、西方的作曲技法,这是完全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可它们永远都不能代替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

  战火中踏上音乐之路

  从童年时期开始,音乐就陪伴着杜鸣心。1928年,杜鸣心出生在湖北潜江,父亲杜源勋曾是驻扎在武汉的国民党军官。因为父母都爱好音乐,小时候,杜鸣心就用家里的手摇唱机听戏曲和当时的流行歌曲,但这段美好无忧的旧日时光很快埋葬于日本侵华战争的烽火。1937年8月,淞沪会战打响,杜源勋率部队开往上海前线。临行前一晚,杜源勋带着妻儿去汉口剧院看了一场荀慧生的演出,杜鸣心绝不曾料到,这是他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聚。第二天早上,杜鸣心还没睡醒,父亲就赶回了部队,几个月后,杜源勋在苏州河保卫战中阵亡殉国,家里顿时失去了顶梁柱,杜鸣心随母亲回到了潜江老家。1938年,武汉沦陷,母亲又带着他避居乡下。出于安全考虑,母亲不得已把杜鸣心送往战时儿童收容站,后来,杜鸣心又与其他战区来的孩子一起辗转到了重庆,住在永川县战时儿童第二保育院。

  1939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重庆创办了“育才学校”,培养从后方各个保育院中遴选出的具有一定艺术天分的孩子。歌唱家任虹带队来到了杜鸣心所在的永川县战时儿童第二保育院。欢迎会上,杜鸣心领唱《松花江上》。想到业已牺牲的父亲和孤苦无依的母亲,百感交集的他将这首饱含着国仇家恨的流亡歌曲唱得格外动人。任虹从杜鸣心的歌声中觉察到了他的音乐天赋,400多个孩子里,杜鸣心脱颖而出,入选育才学校。那时的育才学校建在重庆郊区北碚的凤凰山里。虽然交通闭塞,条件艰苦,陶行知仍然尽力帮孩子们找来了三架钢琴,11岁的杜鸣心第一次见到了这件昂贵的乐器,而教授他钢琴和视唱练耳的正是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渔光曲》的作曲者任光则亲自为他讲解乐理、作曲与和声理论等课程。杜鸣心的音乐生涯,在这所学校里正式开启。

  一年后,育才学校在重庆举办了音乐会,杜鸣心演奏了歌剧《自由射手》选段和一首钢琴小品,此时台下的观众席间,周恩来、邓颖超、叶剑英、郭沫若、田汉、何应钦、冯玉祥等众多著名人士都在静静聆听。也是在此时,杜鸣心把自己的名字从“明星”改成了谐音的“鸣心”。“明星”这个寄托着无限希冀的名字原本是父亲为他取的,改名“鸣心”,既是为了缅怀父亲,也在表达自己的音乐理念:“我要用音乐表达感情,用音乐来写我的心。”(下转27版)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用艺术之美将身体之美展现到极致 “太阳王”重现芭蕾舞台

  • 优势栏目

    刘野在荣宅“寓言叙事”

  • 优势栏目

    西戏,正在成为这些杭州人的生活刚需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