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数字生活 过去“渴望”今成现实-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化头条

中国人的数字生活 过去“渴望”今成现实

2018-07-13 08:05:12 人民日报海外版

  共享“数字化”

  涵盖社会方方面面

  在北京一家出版社工作的吴女士每天6:30准时起床,从她睁开眼的那一刻开始,一天的“数字化”生活就已开启:洗漱之前,先在打车软件上下一个订单,洗漱完毕时,司机一般正好能停在小区楼下。上车以后,吴女士会打开手机里的订餐软件,选取单位附近的餐厅订一份“自取”早餐,下车之后就能拿到自己喜欢的煎饼和牛奶。单位门口已经装上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考勤系统,只要刷一下脸,就能打开单位的门禁,同时也起到签到的作用。下班后,吴女士会扫一辆共享单车,骑至离单位不远的超市,购买一些蔬菜水果,再预定网约车回家做饭……

  在美国留学生迈克看来,“数字化”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早晨一起来就打开微信,晚上睡觉前还在看微信,他们可以用微信做越来越多的事情:转账、叫出租车、订外卖、买电影票、预约挂号等等。”聊起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他曾在给朋友发送的信息中这样说道。

  “数字化”在中国社会的迅速普及与国人对数字化生活的开放态度密切相关。以网络支付为例,中国网络支付起步虽晚,但国人对网络支付的接受度一直很高。截至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数字支付市场,二维码已成为广泛使用的支付手段。智能手机用户通过其支付账单,在商场消费以及从自动贩售机上购物。《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显示,2017年,国内商业银行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375亿多笔、金额202万亿多元,同比分别增长46.06%和28.8%。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2390多亿笔、金额105万亿多元,同比分别增长146.53%和106.06%。

  对此,新加坡媒体报道称,科技的发展,让中国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两秒钟扫码、三秒钟刷脸对早已玩转科技的年轻人来说不值一提。

  除了民众对数字化生活的热情,中国各地政府也在数字便民服务方面不遗余力。

  登陆“在重庆”网站,映入眼帘的是“安居乐业”、“宝贝计划”、“健康卫士”、“自驾无忧”等功能板块。通过这家网站,市民足不出户就能把水电气缴费、医院预约挂号等生活琐事“搞定”。如今,这个整合重庆市多部门服务功能,提供涵盖社保、医疗等370多项服务的网站,已经成为重庆市信息领域智能化惠民服务范例之一。

  在全国各地,像“在重庆”这样的便民服务平台有成千上万个,这些平台通过践行“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理念,给国人数字化生活带来更多便捷。

1 2 3 共3页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又见”系列首次走出国门 演出场馆全是“中国造”

  • 优势栏目

    国际专家学者齐聚五台山 探讨佛教文化国际化传播

  • 优势栏目

    票房破320亿!八大因素助推2018上半年中国内地影市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